【本報訊】香港建造商會「公共政策研究及計劃基金」委託港大建築學院及民建聯,就新界東北三個墟市的活化進行研究,報告建議將粉嶺聯和墟打造成文化市集及表演場地、大埔墟就打造成文物步行徑。
大埔墟建文物步行徑
該活化研究計劃就聯和墟、石湖墟及大埔墟分別提出發展願景建議草圖,建造商會會長何安誠表示,希望透過研究探討舊區更新。報告建議聯和墟可打造成新界文化區域,區內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聯和市場,可作文化創意中心、露天茶座等用途,而市場周邊的土地可改建為假日跳蚤市場及露天表演場地,另新增行人天橋連接安樂村工業區,而工廈就可活化成藝術家和表演團體的工作室。
研究報告提到,大埔墟內有三個法定古蹟,包括文武二帝廟、舊北區理民府和舊大埔墟火車站,建議新增一條旅客步行徑,連接區內的古物古蹟,吸引本地和外地遊客體驗大埔墟歷史文化。
至於上水石湖墟,報告建議將符興街劃為永久行人專用區,增設臨時表演場地,每逢假日行人專用區兩旁可供小販擺檔。民建聯立會議員陳克勤則建議重整現時位於上水符興街西面的露天停車場,改建為多層停車場,車位可增至17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