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賺錢與積德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賺錢與積德 - 利世民

有位親戚,是虔誠佛教徒。去年,另一位長輩過身,她從這位長輩的遺產承襲了一筆資金。這位親戚不懂理財,今年六十有多的她,只是希望這筆錢可以讓她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
「一部份的錢,我想買樓。剩下的,買人民幣好嗎?」這位親戚的想法,也是從朋友那兒聽回來的。
「反正居住都是一筆開支,要是你找到合心意的單位,就買下吧。反正未來樓價是升是跌,我們沒有神通可以說得準。要等,也不知到等到何時;越等,可能會越焦急,搞不好影響了判斷,倉卒買錯了地方更壞事。最重要是你這樣問,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打算,對吧?」這位親戚有位同門師兄早就被她點了個風水盤,問我,也只是想找多一個人支持她的決定。
「剩下的錢應該做人民幣定期嗎?那一筆收入,大概也夠我每個月的開支。」我跟這位親戚算過,買了樓之後,剩下只有三百多萬,在高通脹低利率的日子,就算她願意節儉地過,人民幣定期的利息收入,只夠她過很基本的生活。以我的觀察,她平日的開支其實還是不少的。
「那層單位,我不是買來自住。我打算搬到深圳,這一個單位租出去。人民幣定期,是買來慢慢用的。」
「你的計劃也不失是一個方法。我會建議你不要將整筆錢拿去做定期。將錢分三份,定期的到期日也分三個;要是有應急需要時,也不用太惶恐。」
「還是將錢要來買兩個車位?或者買點股票?」親戚還有其他主意,但是沒有經驗,不敢貿貿然去試。
「早幾年,我也會覺得買車位是不錯的儲蓄。但今天投資車位的回報已經不吸引了。股票,你要是不熟悉這一門,買盈富基金好了。不過,我覺得現在的環境跟96年太多相似之處,搞不好股、樓和外匯都可以一起跌。其實似不似1996年,要日後才知。或者只是我的感覺。不過,人棄我取,人取我予,也是一種積德的方法。今天人人都要股、樓和人民幣,我便儲港紙美金,夠便宜嘛。他朝人人都不要股和樓,我才用錢去幫他們買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