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研國防科技獲獎

港大學者研國防科技獲獎

【本報訊】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向全球揭示美國的保安策略,其中可用以國防的量子計算研發,是各國競爭之地,全球數十個研究團體爭相研究。港大學者姚望利用電子「自旋」定律,可改良電子在傳訊中產生消耗能量及加快傳送。
港大另一學者蘇國希,研究電腦系統改善能源效率,達到節能目的。

獲裘槎500萬元獎金

裘槎基金會上周舉行頒獎典禮,七名中大及港大學者獲獎。其中新設立的「前瞻科研大獎」兩位得獎人為港大物理學系助理教授姚望,以及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蘇國希,分別獲得500萬元獎金,可供五年研究用途。
34歲的姚望,2008年加入港大,研究自旋電子學及自旋量子計算,期望能發展更加節能的電子器件,加快訊息處理。
姚望預言「電子能谷贋自旋」(The physics associated with valley pseudospin of electron)的物理特質,即令以往被認為無法控制的特性,轉化成為可承載信息的載體,應用在平面材料,並被其他的科學家驗證這「預言」,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科學》刊登,現時全球約有數十個在這範疇較為活躍的研究團隊。
姚望表示,現時各國競爭成為量子計算的獨有國,以無人能及的快速運算,破解國防保安密碼、加密訊息,或者以量子計算方法製造訊息屏障,即使被竊取訊息,敵方無法破解,可保國防安全。
另一名獲獎學者蘇國希(38歲),2007年加入港大,主要研究「高能效高性能異構電腦系統」(Power-Efficient High-Performance Heterogeneous Computer Systems)。蘇指出,2013年全球電腦處理訊息消耗全球總能源達10%,他研究提升「現場可編輯邏輯閘陣列」(FPGA)效能,比傳統的中央處理器(CPU)減少1至2倍用電量及運算速度快,處理大量數據時,例如超聲波、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er)等,改良後的FPGA令影像更立體、清晰,同時節能,未來研究目標以節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