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三堆一爐」方案,尚有兩關未闖。焚化爐建議選址的石鼓洲,現為香港戒毒會的自願戒毒中心。該會近日首度就方案發表意見,指島上的宿舍和脫癮病房,僅距離焚化爐十多米,建築工程會破壞寧靜環境,擔心會嚴重打擊吸毒者接受自願戒毒的動機。該會同時明白廢物問題必須處理,只能無奈表達「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立場。
記者:鄭啟源
面積約4平方公里的石鼓洲,從1963年起租予香港戒毒會,興建康復院提供免費自願戒毒服務。島上放置各式雕塑,設有仿羅馬浴場的水池建築,全由員工與戒毒者合力建設。島上為戒毒者提供與世隔絕的寧靜環境,專心戒毒。
石鼓洲康復院院長胡順安指,該院最多同時為260人提供自願戒毒服務,每年可服務1,700人。他稱,戒毒者在島上接受治療時,首周會留在醫院接受觀察,然後入住名為「新人之家」的脫癮病房。惟焚化爐正位處脫癮病房旁,相距僅數十米,另一受影響戒毒者宿舍,只與焚化爐選址相距十多米。
角色尷尬 難提反對
胡順安稱,戒毒者在脫癮期面對「典癮」掙扎,需要寧靜的環境靜養,作息時間可能日夜顛倒,憂慮焚化爐長達五至七年的施工期,對戒毒者有嚴重影響。日後焚化爐落成後,戒毒者更可能不願與焚化爐為鄰,打擊接受自願戒毒的動機。惡劣的工作環境,也隨時加劇島上80名員工的流失,影響服務。
戒毒會曾要求政府,最低限度協助該院把最接近焚化爐的一座宿舍和脫癮病房,遷至島上其他位置,惟港府一直未有任何承諾。胡順安無奈指,石鼓洲島上沒有居民,接受戒毒人士只是「過客」,感覺該院在諮詢中「被蝦」。
據悉,該院遲至現階段表態是因為角色尷尬。因康復院每年僅向政府繳交象徵式一元租金,並受公帑百分百資助。該會立場雖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惟消息人士稱,該院實為「不能反對」。
新界關注大聯盟發言人何君堯,近日到石鼓洲實地考察。他稱,焚化爐將直接對戒毒中心有影響,要求當局暫停「三堆一爐」,引入更安全潔淨的等離子氣化技術,並推動源頭減廢及回收。
自願戒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