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胡適在《讀書》一文中有以下一段的論述:「理想中的學者是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像金字塔那樣,又大,又高,又尖。這樣的人,對社會是極有用的人才,他自己也能充份享受人生的趣味。」胡適先生這番話亦適用於醫科訓練,「全科」與「專科」培訓同樣重要。
金字塔的形態很特別,既有闊大的底,又有高尖的頂;這正好用來比喻一個醫生的醫術。「闊大」是指較全面的基本知識,全科醫生需要熟悉各科常見的臨床問題,這包括內、外、婦、兒、骨等不同科目,並不局限於某一專科;「高尖」則指有專門學問的專科醫生。
醫學生修畢大學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後,需當一年實習醫生,爭取寶貴的實戰經驗,打好金字塔底部的基礎,然後準備接受進一步的專科培訓。
實習醫生成功完成十二個月的實習之後,正式註冊成為全科醫生;他們大多會選擇繼續接受專科訓練,目標將來成為專科醫生。「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是本港的法定機構,負責監察和考核醫學專科培訓,訓練期一般是六年,年輕醫生們需通過多次考試,完成後可成為專科醫生。
不少年長病人大部份有超過一種病,屬不同專科。專科醫生對本身的專科非常熟悉,但對其他專科亦需要有一定的認識,這對處理病人的整體病情會更為有利。
醫療科技發展迅速,日新月異。專科醫生需要在自己的專科範圍內與時並進,亦同時要留意其他專科的發展;這才不會落後於形勢,在診治病人時,事半功倍,精益求精。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