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蘋果日報》之所以把我這個專欄改名為《口筆澤言》,絕對不會因為我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吧!
其實像我這樣自小患有嚴重反社會性格症和行為障礙症的人,把口唔收,是基本病徵。能活到今天,算是福大命大。
小學手冊上,老師給我最多的評語,是「talkative」,上堂喜歡駁吓嘴,呃水吹。當然啦!上堂那麼悶的事兒,不聊天難道聽書嗎?拔萃?好悶㗎!三歲定八十,除了社會科以外,其餘的課堂從來不感興趣。
挑戰權力
到了中學,就更加變本加厲,常常挑戰權力。
「點解我要學代數先?Sin Cos Tan學咗有乜用先?阿Sir除咗你份工要識代數至有得撈之外又有邊份工要識先?」
「You get out!」
「阿Sir你話讀歷史可以檢討錯處,但係中國五千年來朝朝殺人放火爭權奪利,又有冇檢討過呀?」
「You get out!」
「我相信有神,不過一傳十、十傳百,我唔能夠相信所有相信神嘅人所覆述神嘅說話都係啱嘅囉!呢啲說話係神講嘅,定係一啲以為自己係神嘅人講嘅先?」
「You get out!」
結果我的上半生,聽得最多的說話,就是「You get out!」
當然,在課堂上挑戰權力,除了是自己好奇,想求真,想求個明白之外,亦不排除是為了虛榮,我不是那麼偉大的人,拜託!慢慢,主持公道成為了我的正職,同學的稱讚成為了糖果,回學校駁先生嘴,亦成為了我上課唯一的原因了。
愛當英雄
誰不愛當英雄?尤其是在功利主義的年代!君不見我輩70後,中學時期,正處於香港經濟的黃金時期,戲院裏卻放着《英雄本色》、《英雄好漢》英雄又乜又物等英雄主義電影麼?利字當頭,道義亦只能放兩旁或放在電影院吧!都怪我中毒太深,天天幻想自己是Mark哥,入行後才知道周潤發身中多槍而不死,中的不是子彈而是爆炸佬朱仔裝的反應彈!可是太遲了,英雄主義,已經成為我心目中唯一的主義了。
但是,做英雄,是要付出代價的。
時至今日,「愛」字當頭,所有破壞和諧的聲音,都不是好聲音,出少句聲,冇人話你啞嘅!民主英雄?不是吧?棒打出頭鳥,這個空缺長期無人問津。
我怎麼會不知道有人因為我多口而討厭我呢?我怎麼會不知道這樣會對我的事業有影響呢?我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好煩呢?可是,要不是我的性格上有這樣的一個缺點,這樣沒大沒小,我又怎麼會成為一個敢言的人呢?其實我想說,很少人天性沉默寡言、慎言但同時又敢言的。如果我放聰明點,我早就不說吧!既然明知故犯,那表示了甚麼?還用問?當然是因為我笨啦!
但事實又是如何?大家需要我敢言時,讚美我敢言,不需要時,卻說我多口。
亂噏廿四
「你不贊成我的論點,亦得尊重我發言的權利。」這句人們通常在被罵後才拿出來還擊對方,一般情況,很少人奉行。你還是少講兩句好了。
可是我們身在一個「評論」的年代,一個連李超人開公司記招也得回應時事的年代,大家又應該如何自處?
你還是少講兩句好了。
至於搞笑,這更是艱難!我當然沒有像容祖兒口中的李克勤這樣才情兼備,搞笑之餘又不得失人,但所謂做到老學到老,我還是要努力學習。還好我命好,有好朋友小罵大幫忙,在我有危機出現時教訓一下我,內心還是感激的!
搞笑?還是留在電影裏吧!要是還有機會的話。
至於生活,亂噏廿四這種事,留給肥佬黎吧!
看來,我還是少講兩句好了。
否則老師又會說:「You get out!」
蓋棺論定,希望在我老去時,大家除了記得香港曾經有個丑生嘴巴很大以外,同時亦能偶然想起,他亦為大家講過半句公道話。
【口筆澤言】
撰文:杜汶澤
著名演員。愛抱打不平,用行動捍衞社會公義。
本欄逢周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