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受負面消息困擾 ,連銀行都平賣套現。一位行內好友指出,最近一次拍賣中見到銀行取態積極,肯落價賣貨,他估計連同其他有意掟貨的業主在內,樓價好大機會跌兩成。早幾個月前有一傳聞,指銀行對內地客的財務背景相當關注,更企圖「若果一欠款便收樓或是重估物業補差額」,以減少對銀行壞賬的風險;市場人士指出,銀行不嬲都有這政策,但若果客戶準時還款又好難藉故收樓。最近便有一手持西九多個物業的內地客,因還款不足,銀行將其中一個大單位放盤,當賣出成功減債後,便放回另一個細單位予內地客,不欲急售。
假豪宅首當其衝
老樓從多個渠道了解,個別來自浙江省的內地投資者,因無眼睇本港樓市,加上原居地亦要撲水自救,只好低價放售在港物業,這股內地散倉潮應是跌市源頭,尤其是當年被內地客吸納的假豪宅首當其衝。
最近半年開售的樓盤,集中火力搶本港客,雖回贈多項稅項,好像大平賣,感覺跌價好多,但因大部份均為本地客和用家,頂多只取到額外雙倍印花稅回贈和提早完成交易折扣,約為樓價一成左右,似有誤導之嫌,實際攞到盡的買家其少。銀行跟風減價,在過去亦有帶頭下跌的作用,令到與業主盤互相競爭,由於要價唔要貨決心甚大,骨牌效應樓價下行風險越來越高。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