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扎根四個世紀的九龍公園榕樹王枯木回春,近月樹葉量由不足一成恢復至八成,樹冠重現一片青葱翠綠。長春社樹木專家蘇國賢相信,是康文署不斷在樹葉噴灑葉面肥滋潤,令樹葉量、顏色和大小轉趨理想,認為是2007年塌樹意外以來最好狀況。但另一樹木專家詹志勇擔心樹王回春純屬化妝術,若樹王的褐根病未能根治,估計只餘10多年壽命。
記者:潘柏林 梁德倫
樹齡估計逾400年、全港最老榕樹王近年屢傳壞消息,07年三分一樹幹倒下,其後確診感染「樹癌」褐根病,葉量最差時期不足一成,只餘半條「樹命」,更需以金屬架支撐樹身。長春社總監、樹木辦專家小組成員蘇國賢指,去年樹葉恢復至五成,上月再考察樹王情況,發現樹葉量增至八成,「樹王近半年樹葉量、顏色、葉片大小幾理想,過往咁多年嚟睇,𠵱家算最好」。
褐根病未根治「係化妝術」
市民也對榕樹王回春感到欣喜,余同學經常在榕樹王旁邊的小型足球場踢波,他指樹王恢復茂盛為一眾「波友」遮蔭,「緊係唔砍好過砍,呢啲樹有幾百年歷史真係越來越少,保留番係度對呢區同香港人都好」。大專生Priscilla每次上學途經,抬頭便見到樹王,認為古樹見證香港變化,希望成為地標。
樹王回春全靠外力支撐,康文署稱05年起定期噴灑葉面肥,葉面肥是植物營養液,成份包括錳、鉀、鋅、硼、鎂、氮、硫、鈣等,讓葉子直接吸收養份,補充根系的吸收不足。蘇國賢指樹葉茂盛可製造更多食物,是樹木對抗病害的基本條件,若樹幹繼續加厚或生長更多樹木,或可改善樹木結構,但也指施肥太多或致蟲害,影響樹木碳氮平衡,減弱防禦力。
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就認為靠施肥治標不治本,「近乎係化妝術,睇落仲有啲葉,但細心睇樹葉,唔係正常細枝末端生出嚟,但呢棵樹啲葉係老木生出嚟,棵樹根本唔係正常」。康文署指沒資料顯示葉面液肥會引起不良副作用,但有為樹王除草和灑水的工人稱樹木受蟲害侵蝕,樹身已蛀出大洞。
倒廢水 建九龍公園埋禍根
樹木辦專家小組上月底曾開會討論樹王狀況,署方雖然使用農藥克力星和邁隆,但褐根病仍未受控,土壤驗出的菌量高低不一。蘇國賢不排除康文署用藥失當,並非在所有受感染的泥土用藥,擔心若褐根病隨風傳至附近古樹,樹王即使無倒塌危險,仍難逃一砍。
詹志勇稱外國研究治療褐根病數十年仍無成果,料樹王未來10多年會逐步邁向死亡。他指樹王經歷清朝及英軍駐港興建威菲路軍營,一直屹立不倒,但政府八十年代將軍營改建九龍公園埋下禍根,工人在樹旁傾倒廢水,又將泥土拍實,用混凝土造成平台,令樹根無法呼吸。他慨嘆政府保育樹木知識貧乏,花費巨額公帑建公園,卻害死樹木,「你唔係整到棵樹咁傷咁殘,唔會有褐根病」。康文署未評論砍樹可能性,僅稱會密切監察健康及穩固情況,與樹木辦緊密聯絡。
榕樹王簡介
位置︰尖沙嘴九龍公園足球場看台側
樹齡︰逾400年(古樹名木冊推算100年)
品種︰細葉榕
樹高︰23米
樹冠︰35米
樹幹直徑︰3.8米
榮譽︰1997年獲臨時市政局封「香港市區樹王」
資料來源:古樹名木冊、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