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波Kick off :工廈籃球聯賽誕生 - 龍華琛

開波Kick off :工廈籃球聯賽誕生 - 龍華琛

往康文署轄下的場館租用籃球場,你一定會痛恨羽毛球這運動,因為場地一旦被劃為羽毛球場,籃球場便不能成事(圖)。十幾年前如是,今日亦一樣,與時脫節。
籃球在本地的認受性一直高企,由公牛年代,到《男兒當入樽》漫畫熱血滲透。有幸者長大後成為籃球員,可打甲一,賽事並移師至較大型的新伊館舉行,一樣座無虛席。然後像蔡芳裕、蘇伊俊等球員般開設籃球學校,薪火相傳,一環扣一環。所以,香港籃球即使未能躋身國際,在本土也有其重要地位。
回到最初,說到租用籃球場,和在街頭巷尾不想聽到粗口一樣難。望望場館租用時間表,不禁罵聲四起!但背負全隊租場打波的希望,語言暴力不是解決方法,惟有四處尋覓,然後高價買入「炒場」。之後為了規劃出更固定的打波時間,遂有地下聯賽誕生,場、球證、以至攝影俱備妥當,雖然一樣要花錢,畢竟「花」得其所,每次上載比賽片段到社交網站,內心滿足。
有朋友提議,不如物色樓底高的工廈,自設籃球場,提供「啪鈕褲」、五彩燈光並設煙霧機,再聘現場DJ,為地下聯賽加添色彩。而且甚麼也不用帶:場地已內置桑拿、儲物櫃,洗衣服務,工廈籃球聯賽從此而起!雖然只是構想,但不是幻想。
龍華琛
有線體育主持
肥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