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織復織織,學界近日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編織之風,走進校園,無論是小息、午飯、放學時間,抑或上課時偷偷將雙手藏在書桌下,每人手上都是一條一條的小橡皮圈,或是徒手、或是使用一支塑膠勾針,不消數分鐘,一條色彩繽紛的橡筋手繩便成形。別以為只是女孩子的玩意,據我家小芊匯報,校內男同學為趕潮流,紛紛央求女同學讓他們加入編織大軍,又或送他們已織好的手繩。小悠建議妹妹考慮作零售,每條手繩視乎複雜程度售賣五至十元,而一包可弄二十四條手繩的小橡皮圈不過十元八塊,真是本小利大的生意。
編織手繩用的是幼兒用作紮小辮子的七彩小橡筋,跟我們小時候跳橡筋繩用的暗啡色傳統橡筋不同。全套工具除橡皮圈外,還包括C形繩扣、一只勾針和一個固定器,它們可有一個漂亮的名字:Rainbow Loom(彩虹編織機)。將這種古老玩意重新包裝使之成為大熱的,原來是一位兩女之父。馬來西亞華人黃章竣本身擁有機械工程學位,91年時移民美國,現年十五和十二歲的女兒也在當地出生。
2010年的某天下午,女孩子在埋頭製作橡皮圈飾物,四十多歲的爸爸悶極無聊好想加入,卻因為手指頭太粗太笨了,總是拉扯不了那條小橡筋。他心生一計,想到只要在木板上按上㩒釘作為橡皮圈的固定器,便可大大提高編織的靈巧度。女兒們起初對這塊笨重的木板沒好感,經爸爸鍥而不捨地改良,加上了更多㩒釘,可同時固定多條不同顏色的橡筋,以便編製圖案複雜的大條手繩甚至頸飾,終於令女孩子改觀了,彩虹編織機由是誕生。
在長女的提議下,黃章竣決定把這源自父愛的小手工發展成一門生意。作為日產汽車的撞擊測試員,他家境不算富裕,極其量也只能斥資一萬美元,經中國東莞的工廠製作廉價組件。為吸引八至十四歲的用家,三父女不斷在YouTube上載教人編織手繩的片段,因為簡單好玩,小小的橡皮圈迅速風靡全美校園。彩虹織機織出彩虹,短短數年間已賣出數以千萬套組件,公司年收入超過五千萬美元,去年更獲地位等同奧斯卡的紐約玩具協會頒發年度玩具獎,同時成為最多網民在Google搜尋的玩具。
同樣因為簡單好玩,一旦大熱,模仿者陸續有來。FunLoom以及在玩具反斗城售賣的Cra-Z-Loom,都是與Rainbow Loom類似的產品,三者間正進行互相指控的版權訴訟。當然,這尚未計算在彩虹織機的生產地──中國大陸的淘寶網上,大批極廉價、聲稱工廠直送的山寨貨。同樣因為太簡單好玩了,美國多間學校相繼宣佈在校園內禁止編織及佩戴彩虹手繩,原因是影響課堂,更有學生為爭奪手繩而在操場上大打出手。
彩虹熱潮數月前已蔓延至香港,小芊每天上學,手上都掛上一大串不同顏色的手繩,收拾書包偶爾會遺漏了課本鉛筆,可從來不會忘記她那盒心愛的橡皮圈。相比起沉迷電玩,只要不在課堂上當織女,這種創意手工藝還是相當值得支持的。
作者:蕭煒春
傳媒人、兩女之母。徘徊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終日嘔心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