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深港高鐵延至2016年通車,工程不但摧毀了菜園村,原來在菜園村的舊址下,一直存在不少宋朝至清朝的古蹟,但港鐵引述其聘請的考古專家指,遺蹟早年已受發展破壞,考古價值不高;但《獨立媒體》昨報道指,這批古蹟包括大片屋頂瓦片,規模不小。
記者:梁德倫
當年高鐵撥款引起社會極大迴響,造價高達669億元的高鐵工程,也在爭拗聲中硬上馬。港鐵當年聘請的考古專家撰寫的考古報告,現已上載至古蹟辦網站。將會興建高鐵車廠的菜園村舊址,原來埋藏着明清時期人類居住的遺蹟,並認為有考古潛力,政府收地後已展開第二輪考古挖掘。
《獨媒》又引述消息人士指,在菜園村舊址找到的大規模遺蹟,包括大片屋頂瓦片,絕非小規模的遺蹟。
掘出陶瓷 用具 碎片
港鐵昨回覆查詢指,據委託的考古專家所指,現場找到的古蹟主要是瓦片、生活用具碎片等,來自宋朝至清朝,證明該地早於近千年前已有人類居住。專家指,由於該處很久以前已遭受發展破壞,考古價值不高,報告已交古蹟辦審理,會於網上公佈。
對於考古專家的獨立性受到質疑,港鐵發言人認為專家有其專業操守,也是古蹟辦認可的專業人士,絕不會受制於聘任人。
古蹟辦:已受破壞
古蹟辦發言人指,考古工作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屬考古勘查,於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進行,發現宋代至清代的陶瓷碎片。第二階段屬考古發掘,於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進行,亦發現宋代至清代的陶瓷碎片,以及一些受到早年發展破壞、屬明清時期人類居住的遺蹟。
根據考古學家建議,由於遺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文物價值不高,建議只會進行詳細紀錄作研究參考之用。
考古學家已選取具較高文物價值的陶瓷碎片,移交古蹟辦存放於中央考古庋藏室,作日後展覽和研究之用。古蹟辦已接受建議,認為有關安排符合一般考古文物保護原則,考古報告將於4月中上載於古蹟辦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