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地早前雖欲「拯救」大埔松嶺發展私人住宅計劃,但終不敵梁振英政府搶地建公屋大計,規劃署不支持其計劃之餘,更因要在旁興建公屋,向新地收地約9.15萬方呎。
筲箕灣起屋遭入稟
新地去年底向城規會建議利用所持大埔松嶺土地及毗鄰政府地,共約21.2萬方呎土地,私人地約佔17萬餘方呎,發展一個6座逾1,100個單位的私宅項目,申請安排今日審議。政府今年初新建議,在與新地計劃相叠的土地,連同附近另一幅原擬作私人醫院的政府地,收回興建11幢樓宇、約6,350個單位的屋邨,規劃署不支持新地建屋計劃。
除大埔外,新地在屯門興富街以北、一個原擬建逾600個私宅的計劃,亦因政府有意在此發展居屋,而有機會被收地。
而政府去年將筲箕灣愛德街一幅476平方米的地皮,由社區用途轉為住宅用途,今年2月公開招標,供建單幢式私樓,今天中午截標。環保觸覺協助地皮隔鄰居屋東濤苑一名居民,在今天截標前正式入稟法院,對賣地作出司法覆核,理據是東濤苑當年售樓時,該地皮列明是社區用途,現未經諮詢便改住宅地,政府及房委會均行政失當。而更改用途時計算地積比有缺失,未顧及當中渠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