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未來10年是公務員退休高峯期,平均每年有6,000至7,000人屆退休之齡。公務員事務局提出四招解決青黃不接,建議新聘文職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並放寬讓職系及部門首長自行審批,續聘已屆退休年齡的現職公務員,最長為期五年,建議將諮詢公眾四個月。工會擔心新措施下,部門首長如同操生殺大權,甚至出現「馬房文化」,「擦鞋擦得掂,可能先繼續有得做」。
記者:王家文 謝明明
過去五年每年平均有4,200名公務員退休,10年後將增至7,000人,佔整體公務員人數4.4%。考慮到部份職系流失率較高,加上人口老化,公務員事務局建議新入職文職系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由現時60歲延長至65歲。為免影響晉升,計劃會分階段進行,如推行初期退休年齡訂於63歲,再逐步提高。
近年政府被指經常「翻閹」退休高官。在2012/13年度,有410名公務員退休後繼續受僱,包括不多於90日的最後延長服務。局方建議放寬審批準則,職系及部門首長可按需要,續聘已屆退休年齡的公務員繼續留任原有職位,薪酬待遇不變,但要每年申請,最長續任五年;並計劃提高最後延長服務時間上限至120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指續聘人數沒設上限,但認為退休公務員有助經驗承傳,相信不會影響人事晉升。
毋須過冷河可重投市場
在2000年前入職的公務員採用長俸制,2000年後則用公積金制度,供款按年資遞增,政府供款比例最高達25%。日後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代表政府要多供款五年。局方發言人表示,會聘精算師計算財政承擔,但稱「唔會係一個天文數字」。
諮詢文件亦建議,按特殊需要,可聘用退休公務員擔任非首長級公務員的合約全職或兼職職位,但不屬公務員編制,薪酬較相若公務員職位低,也沒附帶福利。如去年頒發「限奶令」,海關便臨時聘請一班已退休海關人員負責相關工作。當局也計劃放寬非首長級的前線和支援公務員退休後的就業規管,退休後毋須等待兩年「過冷河」,便可重投勞動市場。諮詢期由即日起至今年8月2日,未有落實時間表。
每年續約被轟費時失事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認為,政府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有助紓緩青黃不接問題,但擔心由部門首長審批申請會出現「馬房文化」,「你擦鞋擦得掂,可能先繼續有得做」,並批評政府每年為退休公務員續約一次的安排費時失事,「搞到員工每年都驚一次」。他認為每個部門應設立獨立委員會處理申請個案。
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指出,現時政府資助機構,都面對青黃不接或斷層問題,若政府落實新措施,相信資助機構要求看齊的聲音越趨強烈,政府須投放更多資源。
延長公務員服務年期方案
1.提高新入職公務員退休年齡:文職職系退休年齡延至65歲;紀律部隊職系則劃一57歲,如通過體格年檢及評核,可延至60歲
2.調整退休後受僱機制:各職系或部門首長可按需要審批,續聘已屆退休年齡的現職公務員,續聘期最長五年;另考慮放寬最後延長服務時間,由90日調高至120日
3.退休後服務合約計劃:聘用退休公務員擔任非首長級公務員的合約崗位,但不屬公務員編制,薪酬不應高於相若公務員職級的薪酬水平,也不能享用公務員的附帶福利
4.精簡離職後就業規管:容許非首長級的前線及支援公務員在退休後繼續從事外間工作
資料來源:公務員事務局
點睇延長退休年齡
《舉腳贊成》
今年62歲的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年初獲商台續約兩年,繼續主持財經節目,他對政府建議將新入職公務員退休年齡延至65歲表示「舉腳贊成」,雖然或會限制年輕人上位的機會,但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延長退休年齡有助增加人力資源,「𠵱家好多人就算60歲都仲好健壯,你睇幾多高官退休後加入大公司做嘢,繼續貢獻社會」。陸叔又指,若60歲仍有收入,可減少家庭及社會的負擔,認為65歲退休屬合理。
《興趣不大》
59歲、退休兩年多的消防處救護員會總幹事屈奇安對延長退休興趣不大,因救護員工作量大及要求高,「我哋連食啖飯嘅時間都冇,而且我哋唔似其他紀律部隊有非行動性質職位空缺,如果延長退休,擔心對身體會進一步勞損,有錢都冇命享」。屈現主力負責工會會務,雖也算退而不休,但工作量不及以前大,「𠵱家前線人員工作壓力好大,部門唔會因應你年紀大,分配較輕嘅工作,我諗救護職級嘅員工都冇乜興趣延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