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視力價更高,因此沒怎麼看過環球時報,僅有認識只來自港媒網媒推介的奇文。環時總編蒙中大邀請來演講,大發醒世恆言,倒值得我們的媒體警醒,證明沒吃過豬肉也值得要看看豬跑。
老總說,環時在中國發行量最大,由此證明環時是市場報紙,該報的評論能反映老百姓的聲音。
這是否事實有沒邏輯,不在話下。不過,即使是市場報還是什麼報,評論只能反映該報立場,市場自然還之以果報;辦得好的報紙,評論更應該要壠發讀者思考,而不僅僅只當百姓的傳聲筒。
人民是一個大森林,裏面什麼鳥都有,一百個人有百五種聲音不為奇──這條數我算錯了麼?不,每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對每件事的看法,會隨發展情況以至自身眼界、了解程度有所改變,不是鐵板一塊。
正常人的思想在迷失與覺醒之間不斷迴轉,不然,特首民望何以要不斷做調查?人民只有一種,民意只有一款,是比落雹這天災還要奇詭的人禍。反映百姓意見?你是哪個區哪條街哪一家人哪一成員的代表?這一提問,對哪個地區的官媒政客都用得着,不在話下。
老總還說,環時非官媒,黨的利益代表人民的利益,他們有政府和市場兩個老闆,他把這兩個老闆侍候得都不錯。
前兩句連標點符號的可信性,不在話下。第三句,唉,一男子事兩女子已經夠難,劈腿行為藝術工作者,尚有希望兩邊隱瞞,有本事的,甚至騙得兩方互補不足互讓互諒,一三五隔天輪班侍候。一人事二主,一張報紙有兩老闆,不比劈腿,不是賀爾蒙過剩,而是缺脊梁,哈腰也不知往哪邊彎。兩老闆有利益衝突是無可避免的,一張報紙只能兩邊不是人。除非,莫非,也像敷衍小三小四一樣,一三五輪班,今天講官話,明天講人話,罵完了又哄,還贏得中立客觀持平的美名。這一設想,不管是哪地區的報章都用得上,不在話下。至於第四句,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