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顧問 - 宋漢生

創業作業:顧問 - 宋漢生

第一次做Startup,會發現,自己好似個身有輻射,好多人會避開,或心存懷疑,頂多觀望,這也難怪,未經證實的事情低值博。這個時候信你幫你的人,你會記得一世。
當Startup做到些少成績,漸漸地,會開始吸引人自己走埋來。最好當然是吸引到用戶、人才、投資者,但也會有其他人,其中一類,叫自己做advisor或者mentor,中文大概是顧問。
電影中有一幕,Sean Parker從女伴的電腦,發現facebook這個網站,覺得奇貨可居,走去搵話事人Mark Zuckerberg,然後帶他找投資者Peter Thiel,又把自己之前做Napster等時候學到的東西傳授。我相信,現實中,Sean Parker的出現的確是facebook的轉捩點,沒有他,Mark Zuckerberg都會成功,不過成就會差一截。
衝埋來的,如果是Sean Parker之級數,當然是好事,問題是,當有人走埋來,你點知對方有幾堅?
第一次創業時,有一日,有人自稱顧問,主動聯絡,說欣賞我們的公司,想幫手,有人欣賞當然高興,想幫手就更高興。但通常,叫得做顧問,幫手的事情,都是比較虛,虛不代表無用,只不過是比較難量度,尤其對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如我。

「做過甚麼」更為重要

談的都是戰略高度東西,見多幾次面,心裏開始有點不踏實,但又說不清楚甚麼不對勁,不過既然開始了,無特別原因叫停。直到後來,公司有新人加入,我帶埋新人跟顧問開會。開完會,一出門口,新人第一句就同我講,以後見這個人,可不可以不來,因為太浪費時間。其實好明顯,我的同事看得比我清楚,只不過我一直無逼自己正視。
顧問通常有不少方法,令人覺得自己有料,例如銜頭、行頭、名人合照、媒體亮相等等。我估,最重要要睇的,是做過甚麼,和做到甚麼。先講做過甚麼,你會好驚訝,有好多走去教人做Startup的人,其實自己未做好過,甚至完全未創過業。記得有一次,問一個新識的人,做甚麼Startup,他說,搞來搞去出不到產品,未出街就剛收了檔。我問,之後打算搞甚麼,他竟然答,打算靠教人做Startup搵錢。
如果未做過,基本上已經衰了一大半,硬是要試的話,起碼要證明做到嘢,應該馬上找一件短時間量度得到的事情,請他做,例如,顧問說可以幫你搭上投資者,就請他立刻安排約會,要是他推搪,無論是甚麼藉口(常見的如「等你加埋XXX功能先」),都算罷啦。時間寶貴,不要浪費。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