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上海記者懇請出席書展的金宇澄老師簽名,結果《繁花》拿回來,膠袋裏夾了一張中文巴黎地圖,大概是遠方來客那幾天的盲公竹,惜墨如金的我一見忙不迭打開來仔細閱讀。選擇性翻譯,只有國人感興趣的景點才印上方塊字,作為社會學研究資料,具珍貴參考價值──奇怪採用繁體字,難道不怕目標顧客集體抗議嗎?老佛爺百貨公司當然榜上有名,除了歌劇院後的總店還有蒙帕納斯分店,不過這倒不能視作使用者個個是購物精的證明,地圖是該公司出錢出力印的,不趁機自我宣傳天誅地滅。附設的小圖包括總店內部簡略分佈,一是華人接待處,一是二樓美食超市,兩者都基於最實際的考慮。見過鬼怕黑的旁觀者,可能質疑怎麼沒指示舉足輕重的廁所位置,但相信我,不論成人還是小童,一踏上歐陸忍屎忍尿甚至忍屁的工夫都比較到家,迄今尚未聽聞公共場所出現疑似排泄物傳言。
其他血拚勝地,敵對的春天百貨可想從缺,名店購物街也欠奉,倒列了凡登廣場和乍看一頭霧水的「蕾爾地下商場」──原來是Les Halles,似是而非的音譯以廣東話唸出尤其離譜,形勢比人強啊,曾經豪掃名店的港客只好認命,生意佬早就不把「濕平」一族放在眼內。這兩處要人大破慳囊的景點,前者是楊凡先生們天天光顧的昂貴珠寶店聚集地,後者則是伺候哥哥仔妹妹仔的「街時裝」字號集中營,南北兩極共冶一爐,慳儉由人雅俗共賞。香榭麗舍大道也有中文,然而聰慧的買家都知道,那裏從來不是購物天堂,而是憑弔《斷了氣》珍茜寶周街叫賣《先驅報》的外景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