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認同」、「校細冷氣」 - 古德明

「民族認同」、「校細冷氣」 - 古德明

問:先生說「認同」一詞不是中文,然則national identity不譯做「民族認同」,該怎樣翻譯?
答:中共現代漢語所謂「認同」,意思似乎等於中文的「贊許」、「同意」、「認為」等等,而national identity當然又是「認同」。至於中文,則應按不同意思,用不同寫法,例如:(1)Hong Kong people'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is not particularly strong(香港人的民族感情不強)。(2)Our national identity consists not in communism, but in our centuries-old traditions(我們同民同族的情懷,在於千百年的傳統,而不在於共產主義)。
現代漢語不堪入目,原因之一,是把漢字當作英文用,務求每個英文詞語都有一個固定的漢字詞語相匹,於是life(人生、生命)一律變做「生命」,share(共享、共有、分擔、分攤)一律變做「分享」,ambition(抱負、志向、雄心、野心)一律變做「野心」等等。National identity一律稱為「民族認同」,方便是方便,只是把漢字當作英文詞語來寫,未免下流一點,有什麼資格說民族情懷。
問:「將冷氣校細啲」英文怎麼說?
答:「把冷氣調低些」,英文可譯做Turn the air-conditioner down a little。要說把冷氣調高,則可用turn up一詞,例如:Could you turn up the air-conditioner? It's so stuffy in here(請把冷氣調高一點好嗎?這裏悶熱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