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港人港地」只是個騙局? - 盧峯

蘋論:「港人港地」只是個騙局? - 盧峯

曾經是梁振英二○一二年特首選舉政綱主要亮點,後來又被他視為上任後得意傑作的「港人港地」政策忽然間失寵,不但被打入冷宮,甚至成了想甩又暫時未能甩掉的包袱。梁振英政府施政之粗疏,管治之無規無矩實在令人震驚及遺憾。
不善忘的人都會記得,二○一二年的小圈子選舉中,梁振英主打房屋政策,大肆批評當時的曾蔭權政府房地產政策失敗,令市民置業難。他在政綱中提出不少自認為有效的措施增加供應及穩定樓價,其中規限某些土地興建的住宅只限香港永久居民購買的「港人港地」出盡風頭,因為政策彷彿保障了市民買樓的優先權,這個討好的建議一出,登時把曾是曾蔭權政府第二把手的唐英年比下去,令梁振英民望持續上升。他最終能爆冷勝出,除了「阿爺」變心外,「港人港地」這類看似關心市民的點子也有不少幫助。到他上任不久,他還親自到啟德兩幅劃定為「港人港地」的地盤視察,吹噓政策將如何如何能協助市民置業,將進一步推展下去及制訂相關法例基礎。
到現在梁振英上台不到兩年,「港人港地」這項「傑作」卻成為他口中的「備用」方案,在樓市過熱的時候才會重新啟動。但梁振英始終不肯承認政策已擱置或取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更矢口否認「港人港地」政策已壽終正寢。倒是曾任梁振英競選辦副主任的前立法會議員劉炳章較老實,承認「港人港地」政策已無必要,競選政綱也不一定要推行!換言之,壽終正寢也好,備用也好,只是競選政綱也好,「港人港地」這個梁振英用以爭取民心及選票的噱頭政策已在不知不覺消失了,情況跟當年董建華突然公佈「八萬五」不存在差不多。
只是,一項重要政策是不應該忽然不存在的,是應該有清楚解釋及充份理據才作決定的,不可能遮遮掩掩。事實上從理念及需要來看,「港人港地」似乎還有它的價值。應該看到,所謂「港人港地」,就是批出土地所建樓宇單位該全部或大部份只讓香港永久居民購買,以協助市民能順利置業。當前仍有大批市民未能上車置業,仍未能順利購入自己的安樂窩,「港人港地」正好給他們優先權,增加了他們的機會,梁振英政府怎麼忽然撤招呢?難道他認為他的政府不再需要優先照顧香港市民的住屋需要?
而且,樓價在雙辣招下雖然較以前平穩,不再大幅飆升,但樓價仍處於極高水平,遠遠脫離一般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的負擔能力。未來樓市、樓價走勢仍不明朗,再次出現非理性亢奮並非不可能的事。假若特區政府倉卒放棄手上有力的政策工具,擱置「港人港地」政策,當炒風重臨時市民將會再面對的買樓難問題將會更嚴重;而梁振英將會變成跟上任曾蔭權政府一樣,無力優先照顧港人的置業需求。梁振英不是一直很刻意強調本屆政府跟上任不同嗎?怎麼他居然走上曾蔭權政府的老路,用曾蔭權政府的舊招穩定樓市呢?
梁振英的盟友劉炳章也許說得對,很多政治人物的政綱都只是構思,未必一一落實。問題是「港人港地」不僅是個構思,而是爭取民心選票的重要承諾,而是已開展落實的計劃。像這樣的承諾及計劃要擱置或撤回的話,梁振英及他的謀臣理應好好向公眾交代計劃的成敗優劣,好好解釋擱置或不再啟動的原因,好讓市民明白當年這個莊嚴的政策承諾為何突然不存在,好讓市民知道政府不再讓港人可以優先買樓是甚麼原因。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