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我們都喜愛花的顏色、形態和氣味,但花的鮮艷會褪去、芳香會揮發,只有枯萎的花枝能默默細說着每個慶祝或悼念的故事。兩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女生──Carly和Gloria,也染上了英國人愛保存舊物的雅興,一屋二手傢俬和舊玻璃瓶以外,連難以保存的鮮花也一併儲存起來;一屋的乾花,記錄着每段曾經燦爛的片段。
記者:容慧心
攝影:林栢鈞、陳永威(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位女生的家居佈置截然不同。Carly的家簡約現代,Gloria的家古典優雅,但兩個家同樣以乾花作為主要的裝飾。從事藝術教育的Gloria和室內設計的Carly是中學同學,也一起於大學後到英國留學,兩個好朋友志趣相投心思相近,同樣喜愛製作乾花。
Carly表示,去年自己的婚禮,佈置由她親自策劃構思,婚禮完了捨不得丟棄用過的花球和花飾佈置,所以把花帶回家,吊起晾乾,製成乾花放滿櫃頭。Carly的家瀰漫着新婚的喜悅,飯廳一邊餐枱後的木櫃放滿乾花,旁邊的是和丈夫在英國各地拍下的相片、盛滿婚宴來賓祝福語的鳥籠和各樣從小到大儲下來的紀念品,「多角星形燈飾是和老公拍拖時他送給我的第一件禮物;墨水筆是我畢業後出來做第一份工作時爺爺送給我的;而玉手鐲就是嫲嫲結婚時也戴過的,我小時候她已送給我待我出嫁時戴上……」Carly娓娓道出每件物品的故事,簡單的櫃頂空間加上無數零碎的舊物,這個memory corner讓Carly隨時重溫婚禮的溫馨和小時候的家庭回憶。
凝住婚禮感受與回憶
「自己讀的是建築系,所以會在佈置家居前先構思好顏色和物料的配搭,甚至會畫好草圖才物色不同家品,希望佈置出來是盡量清簡的感覺。」Carly的傢俬確實不多,客廳一邊是梳化、單座躺椅和一張由英國千辛萬苦帶回來的茶几,梳化上的層架和窗台也放滿已褪色的乾花,「自婚禮後就愛上保存鮮花,老公以後送給我的花我也逐一晾乾製成乾花佈置家居,放在這邊開始越來越多了。」看着那種fade out出來的褐黃色,沒有感覺凋零,反而好像感受到很多那天婚禮的甜蜜。
自製乾花球
聽舊物說故事
Carly讀書的時候看多了英國人的舊式家品,潛移默化愛上他們保存回憶的性格。與Carly剛好相反,Gloria愛保存別人的經歷。「因為工作關係,每年都會去英國一趟,每次都會抽時間去以往經常逛的Rochester二手巿場,買回來一大堆舊杯具、蕾絲絲帶和瓶子,就像在感受不同人的故事。」Gloria喜歡從物件的角度出發,舊物先買回來、油畫乾花也先創作,做好了才慢慢想怎樣把這一堆堆的藝術品擱在哪個角落。「可能和我讀藝術科有關,總是感覺主導,樓梯轉角和走廊都放了很多油畫和乾花,覺得美就儲下來,沒有計劃的,堆起來便是了。」
酒瓶儲存經歷與味道
Gloria的飯廳放滿了乾花,窗前上下一束束的兩排,露台前也有一支支的一排。可能是天生的藝術感吧?Gloria陳列出來的都很好看,高矮不一種類不同,但就是不凌亂。「沒有特別講究插花這回事,逛街的時候看見好看的便買回來,然後在它最美的時候倒吊晾乾,之後用舊酒樽插起,又可放一段長時間了。」製作乾花就是為了延續鮮花的美麗,花瓶是Gloria愛喝的酒剩下來的玻璃瓶子,這樣的擺設連自己喜歡的味道也一併保存起來。屋內是乾花,屋外是鮮花,兩個女生拿着手繪花茶杯在花園裏嚐下午茶的樣子,特別感覺到鮮花的優雅與乾花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