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緊 高頻交易商延上市

風聲緊 高頻交易商延上市

【本報綜合報道】高頻交易商利用先進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加上被指涉嫌與交易所「私相授受」,對其他投資者不公平,近期成為美國監管機構調查目標。面對這風頭火勢時刻,美國高頻交易商Virtu Financial亦被逼押後其上市進程。

美證監 FBI 查高頻交易

美國證監會主席Mary Jo White周二在國會作證時表示,正就市場誠信及結構問題進行調查,當中包括高頻交易商;聯邦調查局(FBI)早一日亦表示,正調查高頻交易是否違反證券詐騙及內幕交易法例。
高頻交易近年成為監管機構針對目標,主因高頻交易商運作缺乏透明度,加上憑藉先進交易系統及疑似獲交易所「特殊對待」,往往能掌握先機,對其他投資不公平。此外,高頻交易多次觸發市場震盪,其中包括2010年美股崩盤事件,令道指單日曾瀉近10%,亦令市場要求加強監管的呼聲日增。
據Rosenblatt Securities估計,高頻交易盈利於2012年為12.5億美元,雖較2009年的50億美元為低,但以Virtu為例,該公司早前披露過去五年1,238個交易日僅一日輸錢,去年純利增逾倍至1.822億美元(約14.2億港元),確實難免令人覺得市場存在不公平。

消息指,Virtu原預期最早於本周舉行投資者會議,但由於至今監管機構仍未批出IPO文件,加上上市顧問勸籲公司不要在這敏感時刻硬闖,該公司周二遂決定將投資者推介活動,至少押後至4月20日才啟動。Virtu計劃籌集最多2.5億美元,即公司估值達30億美元。
為免被指與高頻交易商同流合污,畢菲特旗下資訊網站Business Wire和部份新聞資訊公司,近日已先後停止向高頻交易商提供即時上市公司資訊。
財庫局局長陳家強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關注高頻交易,認為高頻交易讓資金可非常快的流入及流出市場,為保障市場,必須預先了解其運作及實行規管。他又表示,黑池及高頻交易有很多問題,香港並非不歡迎新科技,但當有新科技及交易平台出現時,也要清楚怎樣才是對市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