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嘴抵賴】
記者巡查五個街巿,買蟹期間故意向蟹販詢問:「點解唔係拆咗繩先計淨重?」結果不是遭到反唇相稽「東風螺個殼夠重啦,我拆肉出嚟計淨重呀笨!」便是以不識行規為由換來一頓責罵。
記者走進大埔墟街巿,發現兩個不同銷售手法的海鮮檔,一個用藍色薄身尼龍繩綁蟹,每斤售價為128元,另外一檔用厚重紅色尼龍繩綁住蟹身,每斤售價僅為88元,後者明顯呃秤,當記者嘗試游說檔主拆走尼龍繩量重時,遭商販一輪白眼後理直氣理壯回應:「買蟹邊有剪咗先磅呀,細草賣110至120(一斤),大草賣88(一斤),貨主計數仲叻過你啦!」暗示大水草綁蟹的呃秤銷售手法早已是人所共知的行規。反而記者詢問另一名蟹價較貴的檔主,對方善意提醒:「粗繩畀你110蚊一斤都冇用,條繩都成斤重,我哋特登番嚟除咗條繩綁番呢啲(幼)繩上去。好過人哋成條繩咁粗。」
辯稱明買明賣
然而,肯用細繩綁蟹出售的良心蟹販不多,總計不過半數,大部份蟹販對粗尼龍繩綁蟹的手法不以為然,甚至為自己做法辯護。例如九龍城街巿海鮮販稱:「你買梗係會蝕底㗎,但我都係明買明賣啫!」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