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院去年底裁定綜援居港七年規定違憲,有關規定「打回原形」至只須居港滿一年。據勞福局提交立法會文件,社署截至3月26日共接獲3,923宗新來港人士的綜援申請,其中3,034宗獲批。對比過往5年酌情獲批個案僅1,549至2,193宗,僅3個月已破紀錄。
去年輸1,847名外勞
至於長者生活津貼,社署截至去年底共接410,043宗申請,其中28,310宗被拒,主因申請人未能通過資產審查、不符合年齡及居港規定等,亦有申請人撤回申請。
去年社署開設100個額外職位處理申請,開支約3,200萬元。今年計劃再增聘約40人為首階段「自動轉換」受惠長者作郵遞覆檢,預算約1,100萬元。
另政府正研究加快補充勞工計劃的申請程序。勞福局文件指,本港去年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1,847名外勞,較5年前增逾1.3倍。經常稱聲人手短缺的建造業,去年獲批引入566名外勞,也較前年284人增加近倍。
勞工處今年將增設6個職位,包括3名助理勞工事務主任和勞工督察,加快處理申請和執法。
印傭Erwiana疑遭僱主虐待、被中介公司剝削,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圖)。勞工處去年收到194宗有關外傭中介公司的投訴,較前年急增1.5倍,並檢控6間涉濫收費用的外傭職業介紹所。過去3年共有11名外傭僱主因違反《僱傭條例》而被定罪,涉及拖欠工資、違反假期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