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跟文化人 台北發呆

遊樂:跟文化人 台北發呆

我們都喜歡台灣。這不僅體現在西門町、誠品敦南店裏不絕於耳的廣東話,還體現於一個月萬幾蚊人工、仍願掏腰包買機票給香港台生返台聲援學運的陳小姐身上,體現於facebook每個由香港人給太陽花學運的like之上。我們愛台灣,因為它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以行動向人民幣說不,珍視本土,着重人情味和文化氣息,沒有給商場殺滅街巷,讓獨立小店在街區滋養成長。我們這次便請來舒國治、王丹和葉怡蘭三位文化人,分享他們鍾愛的台北,好使我們下次再回到這城巿時,有點不一樣的體會。

記者、攝影:王 韋

舒國治

舒國治(圖)去完歷史博物館,總愛到植物園逛。

台灣散文作家,生長於台北,曾浪迹美國七年;獲多個旅行文學獎。著有《台北小吃札記》、《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等。

"理想的下午,宜於泛看泛聽,淺淺而嘗,漫漫而走。不斷的更換場景,不斷的移動……"

跟舒國治閒閒晃一個下午

我是舒國治粉絲。他的輕淡撇脫,教累贅拖拉的我,很是仰慕。找他做訪問,老實說,是有點私心。問朋友拿他的聯絡辦法,居然有他的手提電話。朋友補充說:「我約過他寫稿,但他一口拒絕了。」oh…OK…打定輸數打給他:舒先生你好,我是蘋果日報的旅遊記者,想約你做個訪問,推介一下你喜歡的街區、公園、小店等。沒想到,他想都沒想就說「好」。「我不是劉德華哦,到時不要用照相機對我不停拍。」好的好的,我會記住。
我們約了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門口見面。並不是因為要帶我看博物館,而是去吃只有數步之遙的林家乾麵。「福州的麵,香港應該很少吃得到。」來到店家,舒國治跟正忙着煮麵的老闆打了個招呼,逕自找了兩張搭枱的空凳,點了乾麵和魚丸湯,並囑咐店員不要味精。原來都放味精,我才知道。「是的,要特別跟他們說別放。不過我來了十幾年,他們其實知道。」麵來了,白淨的幼麵,上面灑上葱花,底下是蝦油、豬油和秘製調味汁,拌勻吃,麵質爽滑而有嚼勁,不鹹不膩,配彈牙的魚丸和鮮蝦熬的湯剛剛好。「這裏的麵雖然是機器造,不是手幹,但勝在煮麵時火候控制得好,味道也夠清淡。」舒國治提醒我,桌上那礦泉水樽裏裝了黑醋,可以自己調味。那這個呢?我指着桌上另一個放了橘黃色液體的寶礦力樽。「那是她們的飲料。」搭枱的兩母女,忍不住笑起來。
吃過麵,舒國治繼續帶我到泉州街走,在一片荒地前停了下來。「這裏以前是李翰祥的國聯片場,楊德昌念的建國中學,是台北最好的中學,就在對面。他以前上學,大概也經常看到片場在拍戲。」碰巧是日是台灣大學學測(即高中生升讀大學的考試)午休,建中中門大開,正好讓我們遛進去,穿過百多年歷史、有「紅樓」之稱的紅磚西式大樓,到1950年代興建、仿中國古典宮廷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教育館等建築群。「建得很俗氣,不過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倒是很好。」走着走着,有點不安,覺得好像未入正題,遂問,你覺得台北跟香港比較,有甚麼不同?「不能這樣比,每個城巿發展的背景都不同。你覺得銅鑼灣很擠,但香港有七百萬人,台北才兩百多萬。」那有特別喜歡台灣哪個區嗎?「每個區都有它好的地方。」好吧偶像,我見步行步吧。

牯嶺街昔日滿是舊書攤,現只剩數間舊書店。

建中紅樓是有過百年歷史的日治時期建築。

植物園有棵垂死的老樹,民眾都為它寫紙條打氣。

穿過植物公園,來到一家叫沛洛瑟的咖啡店,主打單品咖啡。舒國治點了哥斯達黎加的黑珍珠,我點了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芙。他請店員另給我們兩隻杯,讓我們嚐嚐對方的咖啡。「你的比較好喝。」我竟然有點開心。我說,在香港,喝一杯這樣的咖啡,價錢動輒是台北的兩三倍。「香港也是能過不錯日子的地方,不過的確比台北貴。」那你喜歡去哪家café?「我通常只是跟太太散步,見到有哪家看來不錯,就去試一下,像我們今天一樣。有時倒是會去丹堤這種連鎖店寫稿,咖啡很便宜。」可是他說現在已經很少去散步:「漫無目的地散步,會有壞結果。」竟然!書裏的你好像不是這樣……
我們還是漫無目的地由出差聊到春運,然後很有目的地到牯嶺街。「這條街以前有過百個舊書攤,我小時候也有來。現在剩下幾家舊書店。」我舉機準備拍對面馬路的松林書店,未按快門店前的老伯便喊過來:「拍照呀?也不打個招呼!」舒國治在旁邊只笑不語,我又在偶像面前出醜了。路過一家蘿蔔酥餅檔,他買了兩個,一個給我,一個自己吃。這回真的要走了。看手錶,差不多3點半,舒國治給了我三個鐘時間閒晃。「理想的下午,宜於泛看泛聽,淺淺而嘗,漫漫而走。不斷的更換場景,不斷的移動。蜿蜒的胡同、窄深的里巷、商店的櫥窗,就像牌樓一樣,穿過便是,不須多作停留。」他在《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如是說。謝謝舒國治,給我一個理想的下午。

乾麵(小$8、大$12)和魚丸湯($8)都是林家乾麵的招牌菜。

林家乾麵老闆林光宇,每早6時就開店親自煮麵。

舒國治光顧林家乾麵,已有十多年。

舒國治推介

書店:三民書局,不販賣中產情調,很傳統的書店,除了文史哲科學也有賣考試書,書店就是靠這生存;舊書店則選茉莉二手書店,選書選得好

咖啡店:台北太多了,看當時的心情,隨時找個新的

餐廳:吃飯的地方太多了!吃牛肉麵的話,到延平北路3段60號的汕頭牛肉麵;吃江浙菜,到板橋江子翠豐華小館,蹄膀做得好;吃獅子頭,到永康街的秀蘭小吃

街巷:中山北路二段頭的小巷弄,房子蓋得好,有50年以上的歷史;新開的店生活感豐富

公園:植物園及附近一帶,清幽緩慢

發呆在台灣,是去咖啡店的指定活動。

台北仍保留不少日治時期的痕迹。

走在台北幽深的街巷,準會放慢心情。

不少著名文人如殷海光,都在台灣終老。

台北的文藝氣息,總能隨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