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智慧:日日開心「果」

保健智慧:日日開心「果」

衞生署今年4月再次舉辦「開心果月」慶祝活動,鼓勵市民養成每日吃水果的習慣,作為其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部份,並以「滋味水果日日食」為主題,鼓勵大家培養每日食水果的習慣,長遠促進身體健康。響應活動,除了每日多吃新鮮原個水果外,也可以改良傳統菜式,注入健康水果新元素,這樣做既美味又健康。
舉例來說,傳統的潮州菜式蝦棗是以肥豬肉和蝦起膠後酥炸,屬高脂及高熱量,較不健康,可改用水果柑及橙釀入只用蝦肉打成的蝦丸內,然後配以蒸的健康低脂烹調方法,大大降低脂肪及熱量吸收。

木瓜 菠蘿天然鬆肉劑

除此之外,釀蝦棗時可改用鮮橙汁代替傳統但含較高鹽及糖份的現成製金橘油。以上正是上星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及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博士在「開心果月二零一四啟動儀式」上,聯手炮製的水果入饌示範菜式「蜜柑釀蝦棗」時所採用的方法。
另外,水果是很好的天然「鬆肉」材料,尤其是木瓜和菠蘿,原因是它們含能分解肉類蛋白質的天然酵素。
因此,如用果汁醃製肉類,會令肉質口感變得鬆軟,也有利身體消化和吸收。然而,水果中的維他命C容易在空氣中氧化,經加熱後更會大量流失,因此烹煮時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也不宜過久,上碟後應盡快食用。
隔周三刊出

撰文: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