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淡水,不接受你採訪今天還是會來。休閒也是一件需要去忙的事情。"
王丹
八九民運領袖,2004至05年曾於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訪問研究,2009年至今居於台灣,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能約到八九民運icon王丹接受訪問,覺得很超現實。膽粗粗在facebook寫了個message給他,竟然有回覆,他選了在淡水的安克黑咖啡見面。一月的下雨天,我乘捷運「熬」18個站去淡水,在車上看facebook打發時間,竟見王丹剛post了在淡水拍的照片,還寫「香港蘋果日報旅遊版找我介紹台灣的景點。」急得我跑去咖啡館。來到時,王丹已在露台角落的座位坐下,點了一壺茶。
我說之前還懷疑facebook update得那麼密,到底是不是你本人。「是我!我就是低頭族。我助理沒我上得這麼密集。」他最近就把facebook上的post輯成書出版。「這就是新時代的政治應該有的狀態。上個時代的政治,就純粹是政治。但我覺得時代在變化,現在能跟你的追隨者交換看法,交換生活。」
王丹生活裏一個微小卻重要的部份,就是出走台北,到有風景的地方如淡水、陽明山去看書、發呆。「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看書,過往在圖書館或者家裏看,去年我就決定,要把看書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其中一個常來的地方,就是安克黑咖啡。老闆娘梅里,之前在藝員孫興於淡水的另一家café工作,當時就認識王丹。三年前自己開店,王丹也跟着來。「我喜歡來睡覺,這裏很容易喪失個人意志,覺得在這裏一輩子也不錯。」老闆娘和她兩個女兒也說,他的確每次來,都坐在同一個座位睡。「我很喜歡淡水,不接受你採訪今天還是會來。休閒也是一件需要去忙的事情。」看着淡水河的風景,聆聽着寂靜,不禁羨慕起來。我說香港像這樣的café很少,往往人太多,下個客總愛站在你身邊等位子,他驚叫:「好可怕呀!我們都在這兒一整天,真的就打個瞌睡。」等一會要拍一下你在這裏坐的樣子。「拍我在發呆,打瞌睡流口水,一個老人的下午。」
聽着王丹的京片子,就想起一個北方的詞語來形容他:「很逗」。用台灣用語,「很梗」。他也不掩飾自己在台北幾乎每天去的三個地方,是星巴克、世界健身房和誠品。「嘴上說是文青,可往哪兒都在資本主義的鏈條之內,你看我去的三家,都是連鎖的。真的是挺差勁的。」說起誠品,我說我剛去完新開的松菸誠品生活館,覺得有點太扮嘢,王丹也很同意:「假文青到不行,簡直像神仙境界一樣,不像人間。東西不是很實用,又賣得很貴。我經常在臉書上諷刺它,可我也老去,我本來就是個假文青。」除了誠品,王丹還有不少假文青活動,像讀獨立左翼刊物《破報》、去去小劇場、看看假文青電影如《情迷藍茉莉》和《Nebraska》。
「大家都在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台灣比較有人文氣息,講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關心。像香港,坦率講,就商業氣息重一些。」我忍不住抱怨,還有報紙換總編輯、銀行抽廣告事件,所以才有那麼多香港人要移民到台灣呀。「台灣人嚇死了。其實很可笑,很快台灣也會變成香港呀。移民到台灣,就是好好再活幾年而已,然後又要移民了。」這番話,是說在反服貿運動前的兩個多月。或者,其實我們早知彼此的命運早是連於一線,才會着力為互相打氣。不過,在彼此淪陷前,我們還是要去台灣玩的。去去王丹心愛的花蓮(「花蓮有種溫潤的美,而且充滿那種假文青的民宿」),到基隆懷舊(「像費城能讓你回到美國的工業革命時期,基隆就讓你回到六、七十年代的老台灣」)……台灣的人情與美好,我們香港的真假文青,永遠擁戴。
王丹推介
書店:誠品、唐山書店、若水堂(簡體字書)
咖啡店:安克黑咖啡
餐廳:蘭姥姥(上海菜)、阿才的店(台菜、喝台啤)
文化場所:牯嶺街小劇場、水源劇場
街區:民生社區,有點像紐約東村,很幽靜,樹長得很高,有林蔭小道的感覺。巷子很深,但都是些文青個性小店,像都巿的鄉村
公園:很少去,不喜歡很精緻、人工打造出來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