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城的天幕,應該是被「一錘定音」的「錘」打爛的。
無形的錘擊出無形的裂痕,肉眼不能檢視,但暴雨一場,馬上飛瀑流泉,高山流水,缺失疏漏,無所遁形。
又一城是大型商場,行商場,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
香港人有事便上街,無事便行街;在小攤檔收檔多過開檔的大勢下,行街其實只是行商場。
和街道相比,商場安全舒適、封閉避世,任你風雨飄搖,只要進入商場,便像進入防空洞,深入桃花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誰說經濟不景?那件皮褸,仍然幾千蚊一件。
走一轉商場,看看衣着光鮮亮麗的名店售貨員,望望唯一煩惱便是買這個還是那個名牌手袋的顧客,欣賞商場每月推出的華麗主題宣傳,你真的會由衷講一句「香港幾好都有」。
當然,你無能力負擔大部份商場名店的貨品,但作為一個觀察者,你樂於享受盛世的安逸氣氛。
然後商場突然漏水。
商場漏水,等於防空洞倒塌,桃花源被MK仔入侵,古典音樂禮堂傳來街市粗口惡罵,等於,回到現實。
商場顧客,迫不得已正視眼前一切,無可奈何感受雨水四濺的滋味,你知道香港雖大,卻容不下一個不漏水的地方。
獨善其身的日子一去不返,你以為躲進金錢世界,消閒購物,不問世事,便能安然無恙?
我們曾經以為可以永遠用安全的角度去享受天災,享受颱風襲港的難得假期,但當商場漏水,你應該明白,同一屋簷下,豈能獨「乾」其身?
當又一城變成水舞間,有人以旁觀者身份拍片分享,有人繼續低頭開飯,有人玩衝浪滑水,有人忙於鋪沙包善後,有人追究商場的排雨水管道為何堵塞……一場暴雨,也就看到了,我城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