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近10年未有以股本方式抽水的招商局國際(144),突然大玩財技吸水。集團將向股東溢價發行非上市強制可換股證券(Mandatory Convertible Securities,下稱MCS),變相5供1,集資額近154億元。招商局國際變相向股東借平錢,每年利息約6厘。
記者:吳永強 孔雪茵
招商局國際公佈,將會發行最多5.1億個單位的MCS,每持有5股招商局國際普通股股份,將可獲發1單位的MCS,3年後強制轉為股份,變相5股供1股。每單位認股證認購價為30.26元,較昨收市價26.65元有溢價約13.55%,若以認購價貼現價計,收足3年息相等現值4.7元,再加上昨收市價計,金額與認購價相若,則認購出現輕微折讓。
息誘散戶認購 變相借平錢
招商局國際亦將會向MCS持有人每半年派息一次,首年票息8厘,第二年為6厘,而第3年則為4厘,三年共收18厘。現時擁有招商局國際的55.1%權益的招商局集團及其聯繫人士,將作全數認購,並進行包銷。是次集資最多154.3億元,當中超過55%用於償還債務,40%用於在建工程融資,餘下則作一般營運資本融資。
有從事融資活動的人士指出,「招商局利用MCS可一方面減低負債率,另一方面可以相等於債券的低息率繼續借平錢」。
事實上,招商局前年發行的10年期5億美元(約38.9億元)債券,息率亦為5厘。
集團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張日忠昨亦於電話會議中解釋指,主要希望透過MCS作股本融資,以達到改善集團的負債比率及為未來發展籌定資金,料淨負債比率將可由現時約42.1%降至15%以下。惟對於未有選用常見的供股方式作融資,張日忠被多番追問下亦未有清楚解釋,只多次重申在選用股本融資工具時,已從發行成功率、股東權益攤薄效應及對股價影響等多方面作考慮。他又補充指集團並非急需還債撲水,而集資的行動與招商局作整體上市亦無關。
溢價發行 3年內強制兌換
事實上,今次招商局利用MCS融資,實在是去年李寧曲線供股的翻版,不過李寧發行的僅為可換股證券(CS),惟不設兌換期限,不似招商局在3年內「強制」兌換。而且李寧發行CS換股價較當時市價大幅折讓逾三成,並且無任何派息,與今次溢價發行,兼向持有人派息方法迥異。
據市場人士透露,上次港交所放行李寧發行CS後,由於收到大量散戶投訴,指CS條款不清晰,故自此之後審批CS產品份外嚴格。
何謂強制可換股證券
【小知識】
強制可換股證券(Mandatory Convertible Securities,下稱MCS)與供股看來相似,就是每位股東能按同一供股基準、同一價格增持股份,不過股東認購MCS後,是不會立即變成股份,而是於限定年期行使,不似供股的「普通股份」,一供便變成股票。
股東不參與公司供股,不過,可以將供股權於市場上出售,某程度上彌補被攤薄的損失。雖然MCS都給予股東一個認購股份的「權利」,但股東若放棄認購,就不能像供股權出售,而是落入包銷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