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民教育的「洗腦」重任,由教育局轉移到隸屬民政事務局的公民教育委員會身上,新一任非官方委員中,有五名新成員具親中背景,包括「國教推手」教聯會、與民建聯關係密切的港專,以及香港青年聯會等。接替剛「落莊」的教聯會、民建聯、國民教育中心等代表。
陳惜姿促引入多元聲音
政府昨公佈全新公民教育委員會委任成員名單,包括10名再度委任的成員,以及5名新任委員,由今日開始任期兩年。
新委員包括廣東省政協周厚立、教聯會主席鄧飛、香港青年聯會副主席樓家強、中山港澳台青年交流促進會創會主席李騰駿,以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
「落莊」委員包括教聯會前副主席兼國民教育中心總監呂如意、教聯會前主席黃均瑜、民建聯區議員楊子熙、港區人大兼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陳勇,以及2008年北京殘奧馬術賽首名港人運動員葉少康。1986年成立的公民教育委員會,工作包括制訂推廣國民教育的策略及計劃,協助政府提高市民對公民教育的認識等。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召集人陳惜姿表示,公民教育需加入合理的公民教育成份,包括法治民主等。至於教聯會每次有成員獲委任,她質疑為何教協無份。另外,政府昨也公佈青年事務委員會三名新委員名單,包括「四叔」李兆基兒子李家誠、八仙嶺山火生還者兼十大傑青張潤衡及執業大律師范凱傑,任期由今日起為期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