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荼蘼花事了(台灣資深傳媒人 楊泰興) - 楊泰興

開到荼蘼花事了
(台灣資深傳媒人 楊泰興) - 楊泰興

「五十萬黑衫軍湧凱道」,台灣學運迎來波瀾壯闊的噴發,總統府前一片又一片的黑色海浪掩蓋住光禿的柏油路面。
僅僅兩日的呼籲和動員,人數直衝50萬,再次突破去年夏天那場洪仲丘虐死的白衫軍公民運動25萬人,兩場運動都是茁壯於馬英九無能執政所造成的沃壤。
這一天,僅隔着忠孝東路,也是表達另一種公民力量的數百名白衫軍。聲音細微、蒼白地呼喊力挺馬政府服貿的口號,想來他們的內心除了憤怒,又多了無奈跟委屈——「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這種苦他們體會最深。
昨天一早,就熙熙攘攘的,沒有肅殺之氣、沒有風雨欲來山滿樓的緊張,反而帶有一種特殊的歡樂氣氛,民主講堂持續進行,警察懶洋洋地站立在盾牌後方。這是台灣經歷無數遊行磨練出的特殊在地經驗,對峙雙方早就淡定如常。一位陪同的大陸友人原還緊張地問會不會戒嚴,但逛了十分鐘,也舒眉大啖民主橘子。
直到夜間八時,大家還在意猶未盡,主持單位竟利落宣佈遊行結束,立法院周遭活動持續。這樣的表態百分百的太陽花學運風格,利落不拖泥帶水,不忘呼籲大家早點回家,將垃圾清乾淨,充滿中產階級特色。
所有的街頭社會運動,如人生經歷過各個階段一般,大多數會被扼殺於襁褓之中;極少數順利進入青少年期,也會因疾病夭折;這一場學生運動,在3月23日的進攻行政院當中,面對了空前危機,所幸他們在網路支持和群眾力挺下變得更加茁壯。前日,馬英九對學生訴求已經做出三點讓步,僅不願全面退回服貿。而昨日凱道的大遊行,已是此次學運的最高潮,此後「開到荼蘼花事了」,即便學生固守立院,可預期難以再現高潮。
直到今日,沒人可以說清,這場學生運動如何造就出他的卓然不同。幾乎曾經熱血的中年人、老年人都在感嘆,年輕人真的超越他們的想像。台灣反對運動的神主牌、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的評語最具代表性:「他們(學生)已經做得很好了,他們需要人家疼惜,不需要鼓勵。」
30日下午,微信上傳來一位香港重要媒體主編的詢問,背後是否有台獨勢力的動員?我回答:看來是台獨勢力被動員,民進黨「被學運」。其實一如台灣雅言出版社老總顏擇雅所說,「這次學運就是對這些侮蔑的一次總回應,學生的表現既堅韌有創意又有國際觀。」
不要輕忽年輕人的實力,誠懇傾聽人民的心跳,然後呼喊出來,一切都有機會,等到那個「甜蜜點」到來,一切都有可能。社會會被改變,人心會被振奮,歷史將不再沉悶相同。二十四年前的野百合學運如此,今日的太陽花學運也是如此。
學運總指揮林飛帆說,「台灣的未來,我們自己決定」,中國在反服貿這一役應該看到,不是搞定台灣執政當局,台灣就會乖乖買單;也不是搞定了民進黨,台灣老百姓就乖乖聽話,即便他們一直壟斷台灣主體性的發言權。
天聽自我民聽,民眾有以「公民不服從」來進行對抗的權力;同理,香港人也該自信地喊出「香港的未來,我們自己決定。」

楊泰興
台灣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