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何炳棣與中研院的一段糾葛 - 周運

蘋果樹下:何炳棣與中研院的一段糾葛 - 周運

何炳棣是在1966年當選院士的,他在自傳《讀史閱世六十年》裏說1968年2月初返美之前,他在新加坡作演講:「我說明傳統科舉制度確實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公道』,順口感慨着這種科舉時代最低的社會『公道』,與國民政府當政二十二年期間的政權一黨獨攬和孔、宋的貪污盜國,適成一鮮明的對照。」台灣《新聞天地》發表評論認為他是攻擊政府,引起蔣介石向時任中研院院長的王世杰質問,因而他和中研院「中斷聯繫達二十二年」。而據王世杰日記,何炳棣當選中研院院士那年,他對何的印象不錯:「1966年12月23日:晚晤何炳棣院士,此為吾國在美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史而有成績之壯年學人。日前張曉峰在某會議詆其左傾,似是誣詆,余當時聞之,頗為憤慨。」
對於何新加坡演講的反應,王世杰在日記裏留下了相關的記載:1968年3月1日:「下午參加總統府宣傳外交綜合組會議。會中提出了關於何炳棣在新加坡攻擊國民政府言論之報告,並涉及蔣先生。有人主張開除何之院士名義。余謂余不擬作任何提議,但望政府採取任何步驟之前,須仔細考慮該項步驟能否發生預期之效果,以及影響。(張)岳軍﹝時任中央黨部秘書長﹞以為然,因暫未作決定。」
3月7日:「中研院院士何炳棣在新加坡演講痛詆中國國民黨,並謂孔子的『有教無類』即是共產黨思想。蔣先生昨日告知我,謂此事應由中研院負責處理。」
3月23日:「前日及今日分約評議會會員開座談會商討何炳棣言論事。群以為不宜公開正式評論會作公開之斥責。余決定以此意見報告總統。」
4月9日:「何炳棣言論案,余向蔣先生陳明,不宜作公開斥責,蔣先生允余所請。」
看來台灣方面對何炳棣所說的「孔子的『有教無類』即是共產黨思想」有強烈反應,而何在回憶錄中卻略去了此點,還以媒體「歪曲事實」來自我辯護,顯得並非理直氣壯。當時蔣介石和中研院比較清醒,也顧及外面的影響,並沒有因此開除或公開譴責何炳棣。不過何說他和中研院「中斷聯繫二十二年」的說法,有些不可靠,因為時任院長的王世杰1969年到美訪問、拜會留美院士,11月8日何炳棣出席會議並會晤王世杰,直到1971年他還和新院長錢思亮在美國會過面。
1972年4月12日,王世杰與包括錢思亮院長在內的一些中研院評議員討論院士何炳棣、楊振寧兩人自大陸回美後,發表公開言論,為中共宣傳事。大家認為此事中研院或政府採取任何公開制裁或表示,會使其成為英雄,於國家或中研院均為不利。因而錢思亮提出留美院士勿發表同情中共言論並去大陸訪問,而這樣的勸告並無效果。1977年何炳棣和楊振寧、陳省身、趙元任等七院士在紐約連署廣告主張美國正式承認中共政權,放棄台灣。到1979年美國和中國大陸建交為止,中研院始終沒有對七院士發表公開譴責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