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標是怎樣煉成的(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成員、前廉署調查主任 林卓廷) - 林卓廷

圍標是怎樣煉成的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成員、前廉署調查主任 林卓廷) - 林卓廷

近年政府推動樓宇維修圍標,加上樓宇老化,造就龐大的樓宇維修市場。
每年全港大廈維修金額超過100億元,每戶動輒負擔數以十萬元計的維修費用,令小業主壓力沉重。
集團的猖獗程度,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程度。集團由管理公司、顧問公司、工程公司等組成,他們千方百計試圖收買個別的法團成員,串謀誇大工程的費用一倍甚至兩倍,然後層層分贓,謀取暴利,明目張膽從小業主的口袋掠奪血汗積蓄。在圍標的過程中,往往涉及貪污、欺詐、刑事毀壞、刑事恐嚇等嚴重的罪行。
多年來,圍標集團以威逼利誘的手法,甚至串謀黑社會分子,迫使競爭對手放棄投標。個別未有「埋堆」堅持投標的公司,在投標過程中,會被圍標集團不斷刁難,例如將合理的投標價格誣衊為「爛尾價」,再用似是而非的技術理由篩走,務求令到所有最終交到業主大會的入圍公司都是自己友。個別業主若是高調質疑工程,更要面對恐嚇、刑事毀壞,甚至受襲的風險。
經過圍標集團多年有組織的不法經營,維修市場已經被幾大集團高度操控,絕大部份不願同流合污的公司已經撤出市場,導致工程價格急升,屢創天價;甚至習非成是,天價變市價。
就算法團成員拒絕同流合污,但面對參與圍標勾當的管理公司、顧問公司的「專業」意見,加上上述圍標手法令天價變市價,欠缺專業支援的法團和業主根本處於近乎任人宰割的位置。
近年,雖然政府推出「復安居」、「顧問易」等計劃,廉署屢次採取執法行動,但都無法有效打擊圍標集團,民政署更經常被批評為尸位素餐,無力監管《建築物管理條例》的執行,任由圍標問題惡化。
要打破圍標集團的壟斷,單靠業主的力量是不足夠的,政府的介入和支援必不可少,從執法、立法和專業支援三管齊下打擊圍標,包括:
一、強硬執法,打擊圍標集團,令不法行為收斂;
二、全面檢討《建築物管理條例》,堵塞漏洞,阻止圍標;
三、為業主提供獨立專業支援,引入競爭,令市場重回正軌。
說到底,政府打擊圍標固然責無旁貸,但業主如果對切身利益漠不關心,客觀效果是在縱容圍標行為,旁人欲幫無從。

林卓廷
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
盟成員、前廉署調查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