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 第14日】
台灣人好嘢!風雨之中,50萬民眾昨日湧上街頭,向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大聲Say No!超出預計四倍的人數,不僅展示了民眾對總統馬英九親北京兩岸政策的堅定反對,大示威和平散場更書寫了人民溫柔與理性的高潮。或許數月之後,當你猶豫是否要「和平佔中」時,請聆聽台灣人的忠告:「人民站出來,台灣有未來!」
其實直到昨天「黑衣佔領凱道」之前,示威學生心中都是忐忑不安。馬英九的部份讓步、前夜的瓢潑大雨,都有可能削弱人民上街的意願。但是天剛剛微亮,來自高雄、新竹等四面八方的黑衣者就擠爆高鐵。中午時,台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早已寸步難行,後來的示威者只好沿周圍四個方向發散坐下,佔據全數16條車道。到下午4時,總人數已經達到50萬之多,即原定10萬目標的五倍。警方的統計數字也達到11.6萬之多,無論哪個數字,都創下2006年倒扁運動以來示威人數之新高。
林飛帆:勝利屬於所有人民
面對異常熱情的民眾,當局也不敢怠慢,部署超過6,000名警力、憲兵沿街戒備,甚至調動最精銳的夜鷹部隊駐守總統府。而外交部等機構一早提醒官員昨日不要加班、離開前務必收好文件。好在台北市長郝龍斌事先承諾,只要示威者保持和平、理性,即使不能在午夜12時之前撤退,警方也會慎用武力。
但是,黑衫軍卻未讓流血事件再度發生。學生領袖不斷呼籲市民堅持理性、非暴力的抗爭,300名學生糾察隊在沒有口哨、大聲公,僅用溫柔的嗓音,就保持全場秩序井然。在這場幾乎未經組織的抗議中,示威者們盤腿坐下,時而舉手高喊口號、時而聆聽講者解釋服貿弊端。學生領袖輪流發表演說,他們已不再將口號局限於撤回服貿一條,矛頭更多地對準了馬英九政府。雖還沒提出讓其下台的要求,但示威者痛批總統「獨裁」。學運總指揮陳為廷指控馬之所以要強推服貿,乃是和北京已達成私下協議。而在場內的民進黨等反對派政客則相當克制,將所有舞台留給這群已經少休少眠、堅持13日的年輕人。
到傍晚時分,天氣轉涼、大風漸起,又有雨滴落下,但少有提前離場者。學生向人群派發雨衣、飯糰、杯麵,甚至還有雪糕:整個示威現場籠罩着熱血沸騰但又溫柔親切的情緒。晚上7時半,26歲的學運另一總指揮林飛帆在「選總統」的擁戴聲中走上高台,未開口便已淚盈滿眶。他形容佔領凱道的這一日,已在台灣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又表態勝利屬於所有人民。他說,人民才是這個國家的總指揮,而現在所要指揮的對象,就是一個已經脫序的政府,他呼籲總統馬英九接受人民的指揮。
與集會開場時的群情沸騰相比,集會的收尾更讓人心生敬意:林向眾人鞠躬,號召示威者們遵循大會安排、按時撤出凱道,避免與警方發生衝突。他說,50萬人的抗議並非運動的結束,承諾學生一定不會提前放棄,一定會等到政府答應撤回服貿、先立法再審核這兩大關鍵訴求。示威者們果然安靜地轉身離開,臨走前不忘將身邊的垃圾一一撿起帶走。部份學生則轉戰立法院外留守。
馬英九籲尊重憲政體制
直到學生散場後,馬英九才透過新聞發言人對活動和平結束予以肯定,但就拒絕學生的要求,又再度呼籲學生撤出立法院、尊重憲政體制。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