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烏頭屍浮魚塘

150萬烏頭屍浮魚塘

【本報訊】150萬條飼養於落馬洲新田村一個魚塘養殖場的烏頭苗,昨晨被發現離奇集體死亡,魚塘負責人懷疑魚苗遭人毒死,報警處理。警方調查後,在愛護動物協會人員協助撿走死魚,轉交漁護署進行毒理化驗,案件暫列刑事毀壞處理。警方、漁護署正追查魚苗死因。業界指新田村的烏頭產量佔全港三成,事件或對供應有影響,但情況不算嚴重。
記者:翁鈺輝

涉事魚塘負責人報稱超過150萬條烏頭苗集體死亡,塘邊滿佈泡沫。 翁鈺輝攝

現場為落馬洲惇裕路新田村,該村村民擁有多個魚塘,涉事魚塘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據稱,該150萬條烏頭苗,飼養不足一個月,約值19.5萬元。愛護動物協會發言人稱,協會協助撿走死魚後,會轉交漁護署進行毒理化驗,警方已抽取魚塘水質樣本,交政府化驗所化驗,以確定是否被落毒。

疑遭人落毒

事發於昨晨9時許,姓關(45歲)負責人發現魚塘內的烏頭苗全部死亡,懷疑有人落毒,立即報警。警方接報趕抵調查,並向附近村民查問,未有發現,事後通知愛護動物協會到場協助撿走死魚,除人為因素外,亦會循天氣轉變、水質及是否飼養過多等方面調查。鄰近村民稱,烏頭苗飼養一年才可出售,但他們的烏頭已長成賣出,並不擔心遇上同類事件。
新界養魚協進會理事長黎來就稱,今年的烏頭苗入貨價由1毫半至3毫半不等,而市面售價每斤約20至30多元,烏頭在港十分普遍,每年可賣出1,000萬條,而新田村出售的烏頭佔全港三成,事件可能對烏頭供應有輕微影響;香港漁民團體副主席梁廣容則指魚苗集體死亡,除中毒外,亦可能與貨源質素、天氣轉變及供氧氣泵是否出問題有關。

愛護動物協會派員協助撿走部份死魚及抽取水質樣本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