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談官場生存之道 孫明揚暗撐財爺 「政策須平衡,顧及延續性」

演講談官場生存之道 孫明揚暗撐財爺 
「政策須平衡,顧及延續性」

【本報訊】從港英公僕過渡至特區政府問責局長的孫明揚,退休近兩年後昨首度演講,大談公僕及問責局長的生存之道。沒有加入梁振英政府的他,暗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審慎理財,又強調政府諮詢工作必須由下而上,否則施政會出現盲點。
記者:白 琳

孫明揚獲理大校友事務拓展處及學務長辦事處邀請演講。孫公半世紀前在港大修讀物理及數學,一級榮譽畢業。他昨稱曾想過當教授,自言命運驅使他投身官場,退休後重拾讀書樂趣,緊貼量子物理學的科研發展,故以「量子物理與政治」為題演講,180名校友及學生出席。
孫公在回歸後由公僕轉為問責局長,他指兩者分別在於前者不用承擔政治後果。在複雜的政府架構中,公僕必須按程序辦事,「如果每個公僕都像問責局長一樣靈活,就無紀律可言」,指公僕決策時須取得平衡點,並顧及政策的延續性,因此不能滿足所有人。

稱難保艱難日子不重臨

孫明揚以增加經常性開支為例,是政府長遠承諾,正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所言,要評估公帑會否很快就花光。又以03年港府緊縮開支為例,說難保艱難日子不會重臨。
孫公續指,回歸前的世界簡單得多,官員每天早上看倫敦傳來的電報辦事,傳媒又合作;回歸後港人治港,問責官員或政客面對巨大民意壓力,必須爭取政績,「如果局長沿用公僕的思維,一天都生存不了」。故問責官員上場後須降低公眾期望,不時「派糖」才是生存之道。
孫公曾在立法會拉布,待所有投支持票的議員返回議事堂,才能成功通過解散兩個市政局的議案。孫公昨重提此事,說背後也靠一班同事在外奔走把議員拉回議事堂,以此為例解釋政府團隊精神非常重要,「必須了解同事的長處,如果把他放在他不舒服的崗位,一定失敗」。
孫公強調不想對現屆政府「指指點點」,不欲評論政改或房屋政策,他自言性格樂觀,相信政改問題終會解決,量子物理學就是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不願開腔評論政改爭議

會後記者問他政府和泛民應如何解決政改爭議及是否應在公民提名上讓步,孫頻說「唔講」,又笑稱總會有神蹟。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孫明揚是極資深政務官,認同公務員一套行之已久的核心價值,曾俊華早前遭「梁粉」圍攻不肯派錢,相信孫對曾的支持,不是他個人看法,背後反映一班前任及現任高級公務員,對曾恪守公務員核心價值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