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數十個帳篷擠進逾百工人餐風露宿、2,000人手牽手包圍長江中心、4,000人繫上紅絲帶自備「糯米雞」怒吼李老闆還錢,還有一張又一張共籌得854萬元罷工基金的入數紙、深水埗的街坊、領生果金的長者、中環白領儷人都曾高呼過:「撐到底。」市民更不會忘記日做24小時,要在駕駛室解決大小二便的工人哀歌。HIT無情、外判商剝削,去年今日觸發長達40日罷工,最終以加薪9.8%落幕。一年過去,罷工工人大多被秋後算賬。有前機手改行做地盤,但相信昔日播下的種子,終會有收成一天;也有外判工不甘再被欺壓,計劃成立關注組促與HIT直接對話,否則罷工將會重臨。
記者:王家文
轉行機手:雙方都係輸家
當日下午郭栢佳收到工友來電,就立即趕去碼頭,撐過40日風餐露宿的日子,「罷工,撐到底」這句話不知喊過多少遍。他是前高寶塔機手代表,為工人發聲,跟外判商談判。工潮落幕後,他卻轉行做地盤,因為對碼頭業死心。昔日拚命撒下的種子,他說留待後人來收成,「贏嘅係往後制度,當時只係耕耘,嗰一剎那,冇人贏」。
改做地盤 有放飯小休
碼頭工潮矛頭直指外判商剝削、HIT壟斷,一年過後,依舊不變。HIT在葵涌貨櫃碼頭佔有率仍達六成,橋邊理貨、船上抓結和機手等工種,同樣由永豐、現創、培記和聯榮等外判商瓜分。工潮期間突然結業的高寶,改由捷旺接手,但捷旺跟現創也是同一老闆。
「都係舊酒新瓶」,沒見一年,阿佳膚色黑了,肌肉也結實了,精神飽滿得多,靚仔更勝從前。他在復工個多月後決定離開碼頭,改行做地盤,「至少唔係一家獨大」,也不用再坐困駕駛室,「𠵱家係正常體力勞動,以前係勞損」。他負責打樁,同樣日做12小時,月薪超過3萬元,人工增加近四成,有放飯也有小休,「政府監管亦較多」。
工潮期間阿佳是高寶塔機手代表,他說工人的訴求很簡單,只求合理加薪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不想朝不保夕,「因為冇人想漂泊」。40日罷工,不易撐過,他說資方輸掉名聲、生意;工人也賠上收入和家庭,雙方都是輸家,「眼見幾個工友罷工期間屋企有問題,有幾個拍拖都分咗手,呢個世界好現實,其實冇人得益」。
他說一年前的工運就像一場耕耘,播種在前,成果在後,非一時三刻有收成,但工人的堅持迫使HIT正視問題,為改善往後的制度建立里程碑。當再受壓迫,工人會再次團結表達訴求。
見證人性溫情與醜陋
父親仍做船上理貨,弟弟也是機手。阿佳記得,三父子去年一同罷工,很多親戚前來碼頭打氣,「好博命,仲嗌得大聲過我」,這溫情他銘記於心。但一場罷工,也讓他看見人性的醜陋,「有啲人好自私,會慫恿你或幫資方穿針引線,開條件吸引員工復工」。
工潮期間阿佳已萌去意,「揸機嘅始終係揸機,再望將來,已經到頂」。轉工後他多了時間陪伴家人和拍拖,也計劃考取不同重型機械的駕駛牌照,裝備自己。其實這一年來,他很少留意碼頭新聞,「件事完成咗,唔需要再提,人都係要繼續前行」。
工潮搞手:唔改善再罷工
碼頭工潮一周年前夕,HIT搶閘開記者會,宣稱推行了多項改善措施。有外判工踢爆,復工後三個月外判商和HIT已故態復萌,工作量要斷鐘計,陰乾罷工工人,「士氣好低落」。工人計劃成立關注組,促與HIT高層直接對話,「如果唔改善,一定有第二次(罷工)」,去年有份策動工潮、人稱「怪獸三人組」之一的機手阿翁說。
職安問題未解 弄傷腰
增加17座洗手間、更換80張吊機座椅、翻新休息室……HIT稱過去10個月推行逾20項措施改善工作環境。「只係表面上有進步」,阿翁直言核心的職安健問題未解決,機手依然要坐困12小時,沒休息,「由我哋上機一秒鐘開始,已經追我哋做嘢」。他也身受其害,腰椎間受傷,尾龍骨一節撕裂,現正工傷休假。
去年HIT在葵涌碼頭的吞吐量下跌12%。阿翁說,以前機手的工作量 以每月平均數計算,但現時HIT改以每小時計,若處理少於10個貨櫃,控制塔會責成外判商督促機手達標,否則要寫報告,「以往做完一隻船,可以唞吓,但今時今日係每一分鐘都要你做,用盡部機同你個人,變本加厲」。
現年42歲的阿翁外號「鄉下仔」,當了20年龍機手,在碼頭人脈甚廣。去年他與另外兩名工人揭破外判工苦況,掀起工潮,人稱「怪獸三人組」。他坦言,工運未算成功,人工依然偏低,「但唔係失敗」,至少工人知道團結的重要。
秋後算賬收入少三成
但外判商仍抗拒工會,上周有工會舉行聚餐,有工人事後就被外判商「洗頭」,「問你點解食飯,傾啲乜」。一場工潮引致HIT流失8%人手,橋邊理貨是重災區。
「走咗起碼一半人」,永豐橋邊理貨員阿明(化名)說,很多參與過罷工的工人都被秋後算賬,「有時要等兩、三日先有工開,令你冇癮,等你自動投降」。他也因此收入少了兩至三成。但同時公司不斷聘請新人「換血」,「想打散我哋,唔能夠再聚埋一齊」。
根據HIT數字,去年涉及處理貨櫃的意外有39宗。阿明直言,HIT拼命追回失去的吞吐量,但新人都沒經驗,引致意外頻生。
阿翁指HIT雖有心改變現狀,但下情不能上達,「因為俾中層或 判頭過濾咗,佢哋聽唔到我哋想講乜」。阿翁計劃成立工人關注組,希望定期跟HIT高層直接對話,「大家真係坐低傾,唔想再有第二次罷工」。
工潮焦點人物去向
何偉航培訓新人:
何偉航2010年加入碼頭業職工會任職總幹事至今,下月卸任,轉做工會教育幹事,培訓新人。總結四年工會生涯,他笑言好辛苦但有價值,換來工人應得的尊嚴和集體力量,「就好似聚沙成塔,一粒一粒咁堆砌返來」。
嚴磊輝傳調深圳:
工潮初期嚴磊輝跟外判工人劃清界線,「唔係我哋員工」,惹起激憤。工潮中期他逐漸「潛水」,有指被派調處理深圳鹽田碼頭事務。HIT發言人稱,嚴身兼HIT董事總經理及和記港口信託行政總裁,業務範圍包括香港和深圳兩個深水貨櫃港。
高寶三代表退休好開心:
HIT碼頭外判商高寶突宣佈結業,遣散約170名員工。有傳三人有意再做外判商,代表之一劉國安(圖)向本報稱,「我𠵱家好開心,退晒休……三個都唔做,你估我哋好後生呀」。被問到今天是工潮一周年,他說:「唏,關我春事咩。」
李嘉誠無視諷刺:
工潮期間工人帶同子女到李嘉誠宅示威,促還合理加薪和休息時間;長江中心外又掛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肖像,頭上有角露出獠牙,諷刺他剝削如吸血鬼。早前他接受訪問時笑說:「儘管把我扮成魔鬼模樣,但看到那張照片我還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