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犯駁 人才流失 不敵韓劇TVB收視跌三大原因 膠 弱 削

劇情犯駁 人才流失 不敵韓劇
TVB收視跌三大原因 膠 弱 削

【電視風雲】
【本報訊】無綫長年壟斷免費電視市場,無競爭下近年生產大量「膠劇」,導致黃金時段收視逐年遞減,去年收視更跌至近四年新低,包括四套收視仆直劇集。有港劇創作人分析指劇情犯駁、人才流失、強大的海外競爭對手,是無綫劇收視下跌的三大主因。立法會議員呼籲無綫「拍劇認真少少」。
記者:韓耀庭

無綫前日公佈去年收視表現,黃金時段平均收視僅23點,是近四年新低。無綫去年黃金時段共播放21套新劇,最低收視的四套劇集分別是《神探高倫布》、《師父‧明白了》、《戀愛季節》及《金枝慾孽貳》,都被批評情節太膠、鏡頭穿崩及製作馬虎,《金》更被指劇情難明,播映期間更發生台前幕後罵戰事件。
部份劇集收視不俗,如《衝上雲霄II》平均由29點至31點,大結局更高達38點;播映中、被網民批評為「神級膠劇」的《叛逃》,播映首周也有平均27點收視。
港視編審葉世康不評論個別無綫劇集,但指無綫劇集劇情犯駁「其實一直都有」,但以前沒有網上重溫及撮圖,故沒有廣泛流傳。葉分析,無綫劇集收視下跌原因,包括製作節目水平滑落,「TVB喺香港冇對手,對手反而係成個東南亞國家,例如韓劇、台劇、日劇,觀眾買個小米盒,甚至睇埋歐美劇」。他指出,香港最重要的消費群都不看無綫,造成無綫收視下跌。

無綫電視去年收視跌至近四年新低。資料圖片

港視被拒發牌令市民不滿

葉稱王維基兩年前大舉向無綫挖角,搶走大批創作人,令無綫幕後人才流失,即使馬上聘用新人也需時培養創作技巧,「TVB有段時間新人多過舊人,資深創作人唔係三頭六臂,應付唔到流水作業式嘅生產,令劇集質素下跌。」他續稱去年港視被拒發免費電視牌照,引起港人強烈不滿,轉向對無綫產生非理性的反抗。
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無綫劇集情節犯駁、與現實不符、穿崩及粗製濫造等情況其實存在已久,觀眾在無選擇下只能無奈接受和容忍,慢慢亦習慣下來。她分析,政府拒發牌給港視惹起公憤,繼而觸發觀眾熄機罷睇等反抗行為,是拉低無綫去年收視的原因之一。毛孟靜承認,對亞視已經絕望,但是對無綫仍然存有少少幻想,「希望佢哋對員工好啲,拍劇認真少少」。

無綫去年收視欠佳四套重頭劇

《金枝慾孽貳》
播出時間:4月22日至5月31日
是非多多
主角之一鄧萃雯批評劇集開拍時沒有劇本,飛紙仔令她難以投入角色,與編審周旭明展開罵戰

《師父‧明白了》
播出時間:7月15日至8月9日
頻頻穿崩
場景不時穿崩,例如古代涼亭有電燈及編號(箭嘴示)、號外報章用白話文而非文言文撰寫

《神探高倫布》
播出時間:4月8日至5月10日
最膠情節
劇情講述有蟑螂爬進馬賽的裙底,黎耀祥伸手進她的裙內捕捉

《戀愛季節》
播出時間:2月11日至3月8日
劇情求其
劇情講述馬國明與胡杏兒前往一間只提供伊斯蘭教食物的餐廳吃飯,但馬竟點了咖喱豬扒飯,被批褻瀆伊斯蘭教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