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蘋果】
象棋是一場不流血的戰役,沒有人會受傷。炮五進四、車二平七,雙方戰法無窮,攻守兼備。這局的弈棋者是來自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屬下的「香港視障人士象棋會」成員,他們克服視障困難,代表香港走上「戰場」與內地視障選手較量,更成功獲獎,凱旋回歸。
記者:余睿菁
視障人士所用的棋盤是2010年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棋面以凸起的小圓點代表不同棋子,如一點代表車,兩點代表馬等;棋子一方表面有齒輪,另一方完全光滑,讓視障人士識別自身的棋子;棋盤上佈滿凹坑,幫助視障人士放下棋子。對弈時他們會說出自己步法,雙方要牢記自己及對手行動,他們可靠觸摸棋子位置而了解對方策略。
賽和全國第一棋手
自幼失明的阿Kim(73歲),10多歲時已開始捉象棋,「嗰時都係用普通紙棋盤,不過𠵱家視障人士用唔到」。棋齡近60年的他,20多歲已參加象棋比賽,且戰績不俗,曾於2009年賽和當時全國第一的健視象棋手,「我同佢行咗33步棋,佢得番炮同兩隻士,我有馬、士同象,大家都冇法贏到大家」。此役他謙稱只是「好彩」,但已令他感到很大鼓舞。去年他再代表香港赴廣州參加第四屆南粵獅聲杯盲人象棋大賽,並獲團體賽季軍。他以象棋比喻人生,「捉棋同人生一樣,之前幾努力都好,只要行錯一步隨時輸晒所有嘢!」
志在參與贏輸次要
與阿Kim共同出戰多個象棋比賽的還有71歲的廣叔,年輕時任髮型屋老闆的他,約17年前因視網膜病變令他視力減退,髮型屋更因無人接手而被迫結業。現時視力不足一成的他坦言,起初無法接受自己成為視障人士,整個人變得很「頹」,但象棋卻令他重拾自信。對於比賽,二人均表示志在參與,輸贏並不重要。該中心主任王先生表示,中心屬下的棋會是香港首個視障人士象棋會,希望可向視障人士推廣象棋,現時棋會最年輕棋手約30多歲。他指視障人士如經常鬱悶在家,容易胡思亂想,不如參加象棋,既可讓他們擴闊社交圈子,亦可透過互相切磋棋藝增強自信心,令他們提升社會地位。
「香港視障人士象棋會」查詢電話:2776 0033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