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工種落實加快引外勞

26工種落實加快引外勞

【本報訊】發展局評估目前建造業界欠逾萬名工人,勞工顧問委員會同意加快補充勞工計劃的申請程序,26個建造業人手短缺工種,包括扎鐵、釘板和水喉工等,先由短期勞動力專責小組審核資料,若合乎資格,再交由勞顧會審批,省卻勞工處前期行政程序,預計申請時間由平均7.5個月縮減至6個月。勞工處強調勞顧會的審批權不變,但勞方委員周小松表明不認同26個工種全缺人手,「一定會逐個工種去評估」。

工會斥港鐵製缺人假象

政府昨與勞顧會達成共識,若日後涉及這26個工種的外勞申請,先由專責小組作事前的審核工作;同時調高這批工種的市場工資,如扎鐵工日薪新價為1,710元,若承建商以此新價在港招聘四星期,仍未能聘請到本地工人,才可申請輸入外勞。勞工處處長唐智強強調,現行補充勞工計劃不變,勞顧會仍握審批權,「不存在由其他機構或政府部門去做審核工作」。
加快外勞申請程序僅限26個工種,當中5個屬港鐵工種,包括隧道工、鋪軌工及爆石工等。這5個工種將由路政署與港鐵組成的「審視委員會」處理前期審核工作,取得書面批准才可交勞顧會審批。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解釋,因港鐵工程在公務工程中佔較大比重,否認為港鐵度身訂做。
10多名建築地盤職工總會成員昨到場示威,抗議港鐵製造缺人假象,促勞顧會否決港鐵申請輸入外勞,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勞顧會勞方委員代表梁籌庭建議勞工處就26個工種設立一個專責就業選配中心,由處方安排應徵者跟資方面試,減低假招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