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反對立法院打茅波倉促通過與大陸的《服務貿易協議》,佔領立法院後再佔據行政院,政府最後粗暴武力鎮壓,學生濺血收場。馬英九政府2010年與中共簽署的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和今次在框架協議下互相開放數十個行業的服貿協議,被認為是中共以經濟政策套住台灣,一旦台灣離開大陸就無以為生時,中共統一台灣此其時也。這或許真是中共所想,但台灣政府也太窩囊,白白錯失了關鍵的十四個年頭。陳水扁執政八年不單沒有勇敢將台灣開放,反而用人唯「綠」,走本土化路線,末期更只顧搞正名,台灣經濟停滯不前,實質更可以說是倒退。阿扁之後,又輪到國民黨做莊,馬英九2008年以高票當選,國民黨更穩控立法院,但馬英九卻繼續照顧本地財閥利益,不敢對外開放巿場,引入競爭,台灣仍有外滙管制,對外資銀行保險公司限制多多,金融難有作為,外資公司在台投資,除了利得稅外,還有增值稅,要滙錢走更不容易,要過中央銀行的五指山。外資卻步,塘水滾塘魚,台灣想進步都難。台灣大財團覺得他們到相對落後的大陸發展,可以打出一片天,於是馬政府就大力開拓台灣跟大陸巿場的經貿合作,雙互開放數十個行業,這就是爭議聲中的服貿協議了。其實,開放市場並沒有錯,亦是台灣的逼切需要,只是應該全面對世界開放,放寬外滙管制、撤銷增值稅、不要對外商諸多掣肘。只有這樣,台灣競爭力才可提升,台灣才有明天。
馬政府一方面行保護主義政策,針對樓價上升實施的奢侈稅,連三百萬新台幣以上的遊艇和私家車、五十萬新台幣以上的家具都要徵奢侈稅,一方面又對大陸開放,人民不吵才怪。要開放就要貫徹始終。台灣連興建由機場到台北的捷運,都搞了十多年仍未完成,台灣的問題不言而喻。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