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當旺的同時,新經濟股、二三線股炒風已大半消失,騰訊(700)、銀娛(027)逆市跌,次線的IGG(8002)、博雅(434)亦大瀉,阿里概念股如中信21(241)、文化中國(1060),亦因為股價從高位累積跌幅已多才有反彈出現,其他能升的二三線股,多數因為有好消息推動。
至於內銀股所謂強勢,升1%至2%不足以滿足炒友的要求,除非轉為炒期權、窩輪,否則波幅難令投資者有胃口。
市況回穩 細價股起動
論牌面,新經濟股份圖表弱勢初呈,估值又高,至於舊經濟股份未出現長線見底訊號,於恒指短線已反彈800點之下,後市不明朗,游走於新舊經濟股份之間勝算不高,惟有轉策略打游擊。
個別細價股仍有資金炒上,即使中途一兩天出現跌市,令炒風收歛,但市況回穩,細價股往往起動。因此買細股小注博大贏,反而更有出路。
有海爾集團做大股東的龍昌集團(348),近日由高位回落,市場明顯忽略了海爾剛向其授予嬰童電子產品商標品牌權的潛力,這項授權隨時可令龍昌每年生意額增長數以倍計,並肯定其作為海爾相關新興業務香港上市旗艦的重要角色。
海爾在白色家電市場已穩坐一哥之位,而嬰童電子產品發展則正處雛形,例如「青蛙王子」電視機便是初試啼聲產品,另海爾天貓官方旗艦店生活電器品類下則設有專門的「嬰兒套系」,產品包括嬰兒用恒溫調奶器及多功能料理機等,這正正是今次海爾免費向龍昌授出「Haier」及「海爾」商標命名權的嬰童成長成套產品系列,證明海爾已向龍昌委以重任。
單獨二胎利嬰童產品
「單獨二胎」國策開放後五年內,內地料新增750萬新生兒,預期帶來上千億元市場消費,國內專業兒童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北京艾索市場諮詢公司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後的全球第二大嬰童用品消費國,嬰童產品零售總額達1,800億美元。
從2008年以來,內地嬰童家電市場每年以200%速度遞增,單是今年,預計嬰童家電總銷量有望突破100億元人民幣。龍昌截至去年9月的上半年,營業額為1.18億元,年度化計即約2.4億元,以海爾這個內地家電龍頭品牌估計,爭取嬰童電子產品約一成市佔率,看法已算極度保守,涉及年生意額已達12.5億元,相當於龍昌年營業額的5.2倍,可見動力巨大。
龍昌近期股價似被刻意壓低,湊巧是海爾亦於本月10日一次過以均價0.95元大手增持6,000萬股,正式超越原股東而成為持股27.2%的第一大股東,以授權品牌動作推斷,海爾必會悉心將龍昌湊大,令其成為未來可倍倍聲上升的超級潛力股!
俞亮
本欄逢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