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洋公園推出復活節活動,特設「海馬探知館」,借來世界各地14種人工繁殖珍貴海馬,舉行香港最大型海馬展覽,供遊人近距離「睇真啲」。
14種珍貴海馬,有世界體形最小,長度不超過—吋的侏儒海馬。該種海馬分佈在百慕達、美國南部、巴拿馬及墨西哥灣,難得一見,要落足眼力才可以找得到、看清楚。來自澳洲及新西蘭的大肚海馬,長相有點趣怪,最愛鼓起肚皮吸引異性。
本港水域的海馬,過去有黃海馬(管海馬)、三斑海馬及克氏海馬。近年普查除黃海馬,另兩種海馬已再沒發現。黃海馬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品種,同亮相今次海馬展。另有首次在港亮相,分佈在澳洲及印尼,頭上和身上長有葉狀附肢的帶狀多環海龍,容易令人想起是海馬與海龍「混血兒」。
盛智文避談龍尾保育
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說,香港是銷售乾海馬的重要貿易中心,海馬經常被濫捕做藥材,棲息地受破壞。香港舉行海馬展具有重大意義。但被問到政府擬發展的大埔龍尾灘,有保育團體發現有黃海馬,是否值得保育,他沒直接表態支持,只以發展要取得平衡等語句去迴避。
海馬探知館展覽日期是4月5日至8月24日。海洋公園並於復活節期間,舉行「親親動物月」,特別安排「動物基地導賞團」,讓市民及遊客可以參觀照顧動物起居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