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紅館變「歌神」舞台

將紅館變「歌神」舞台

【本報訊】本土廣東歌70年代抬頭,當年大專會堂已「廟小難容大神」,張耀榮把83年開幕的紅館化身成可容納逾萬觀眾的演唱會舞台,讓「歌神」許冠傑把廣東歌帶進殿堂;再助徐小鳳、張國榮、梅艷芳等當紅歌星唱入紅館,造就本地樂壇輝煌歷史。

徐小鳳連開43場

港大香港研究課程總監朱耀偉說,香港於70年代經濟起飛,許冠傑等本地歌星唱的廣東歌抬頭,風靡樂迷,但當年大專會堂只能容納千多人,83年4月開幕的紅館可容納逾萬名觀眾,張耀榮覷準商機,申請為演唱會場地,讓許冠傑同年5月舉行演唱會。
香港樂壇80年代步進輝煌期,甄妮、關正傑、張國榮、梅艷芳、張學友等歌星,與張耀榮合作到紅館開演唱會成為「當紅」指標,且場數越開越多,張國榮1989年連開33場,徐小鳳1992年連開43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許冠傑04年共開44場,但分階段舉行。譚詠麟是在紅館開個唱總場數最多的歌手,朱耀偉說不少歌手因此賺到「第一桶金」,而當年娛樂不多,觀眾會「盛裝」到場。
音樂人周博賢說,張從日本引入演唱會製作模式,講究舞台效果,觀眾目不暇給,但也被詬病太着重形式,「最緊要多爆破、升降台」,卻忽略音樂本身。本地樂壇唱片銷量慘淡,朱耀偉指演唱會成為歌星重要收入來源,但本地歌手獨霸紅館盛況不再,如台灣五月天演唱會反而更叫座。

歌星追悼

衷心感激

陳慧琳:
「好傷心,希望佢安息,佢家人節哀順變。當年自己入行兩年,耀榮叔好賞識我,大膽投資畀我第一次喺紅館開演唱會,之後所有演唱會佢都有投資,冇耀榮叔我就冇咁快踏上紅館舞台,衷心感激佢!」

貢獻好大

許冠傑:
「我第一個紅館演唱會係耀榮叔主辦,佢對香港演唱會行業有好大貢獻,聽到佢突然離世消息,我感到非常傷感,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我喺上海遙遠祝福佢同佢家人。」

親切和藹

容祖兒:
「好惋惜,我同張生合作過好多次,最難忘每次都叫佢一齊跳高影相,佢年紀咁大都肯一齊玩,係一個好親切和藹嘅長者。每年農曆年佢都派大利是,佢真係演唱會教父,好難忘,好傷感!」

十分尊重

陳奕迅:
「耀榮叔係我好尊重嘅前輩,我開第一個演唱會係佢做,希望佢家人節哀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