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參選逼對手認真  港協政綱 零的突破

新人參選逼對手認真 
港協政綱 零的突破

【黑箱港協】
【本報訊】選舉政綱是選民作出投票決定的基礎,但港協暨奧委會高層過去十多年都自動當選,候選人連一份政綱也沒有。新人何劍暉參選,令今屆有九位候選人競逐八位副會長職務。差額選舉終於令各候選人均撰寫了一份政綱。何劍暉的政綱重申,管理層需要一個嶄新思維。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昨回應港協醜聞時「騎呢」回應說:「奧運精神,選舉嗰日再見」。
記者:潘柏林 徐嘉華

港協暨奧委會明日選出新一屆義務委員,會長霍震霆和其餘五個職位料在無競爭下自動當選,唯一出現「競選」的,只有副會長職位,曾為本港奪得東亞運第一金、現任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副秘書長的何劍暉參選後,九位候選人競逐八個副會長職務。過去十多年有份投票的體育界人士指,以前未曾收過候選人的政綱,今屆終於收到各個候選人長短不一的政綱。
據悉,部份政綱僅有幾行字,以何劍暉的一頁紙政綱最長。她提出港協暨奧委會需要承先啟後,管理層亦需要嶄新思維,容納不同聲音。她希望當選後,捍衞所有體育總會的自主權。單車聯會提名的胡曉明的政綱則提出,港協應就不同體育總會作出恰當支援,而被視為「父傳子」的候選人湯徫掄(其父是副會長湯恩佳),則在政綱提出改善港協與各總會溝通。
消息人士直言過往十多年候選人未寫過政綱,「冇競爭者所以冇需要寫(政綱)」,今次何劍暉參選令九位候選人均撰寫一份政綱,郵寄至31個有份投票的總會。但有候選人撰寫了政綱卻拒絕向傳媒透露,擔任副會長接近20年的「元老」劉掌珠質疑部份報紙有偏見,表明「間間報館都唔講(政綱)」。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何劍暉作風與港協高層不同,當選後可引入新思維。但若仍是守舊勢力壟斷,他無奈稱:「講得唔好聽啲,要鬥長命。」

霍震霆怪答記者

霍震霆昨出席港協活動時,拒絕評論選舉問題,被問及近日港協醜聞,他僅稱「奧運精神,選舉嗰日再見」。其子霍啟剛昨拒絕回應被指09年未符合參選資格下,當選義務副秘書長。他今屆參選同一職位,料在無競爭下再度當選。港協暨奧委會昨則發表聲明,強調參選資格並非為某人度身訂做,指04年生效的會章列明,任何「現任常務會議代表」已具備參選義務委員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