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明月》有一篇李雪廬先生懷念黃霑逝世十年的文章,指「迪士尼歌曲和《啼笑姻緣》之前,香港人唱的只有傳統粵曲和隨難民而來的國語時代曲」,老餅讀了不禁面面相覷。記憶中七十年代「為怕哥你變咗心」及「世界真細小小小」唱遍大街小巷之前,隨旋律充塞市音的廣東話絕對不止「落花滿天蔽月光」和「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不說別的,黃耀明剛在紅館的演唱會,便翻炒了一九六二年的《勁草嬌花》,比所謂文起八代之衰的《啼笑姻緣》面世早了足足十二年。不怕你笑我糊塗,雖然「我願似花嬌美,願明月皎潔常圓」閉起眼睛可以衝口而出,向來抱着英雄莫問出處的態度,直到這次聽明哥和他的團隊介紹,才知道原來它來自商台大受歡迎的廣播劇,作曲方植填詞周聰主唱莫佩文,百分百本地創作。
同期的粵語流行曲,我最愛一九六六年的《一水隔天涯》,作曲于粦填詞左几,是後者執導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戲裏苗金鳳穿件旗袍站在夜總會台上引吭高歌,眉梢眼角風情萬種,小影迷不虞有詐,當正她親力親為,多年後才醒覺由韋秀嫻幕後代唱。這位以國語歌見著的花腔女高音另有一首跨界廣東歌《巴士銀》,也由左几填詞,歌頌白茵飾演的草根女俠,縱使歌詞camp得離晒大譜,可是演繹方式非常刺耳,被我視為灰姑娘的醜樣家姐。有幾句搬到現在的香港倒意外具時代意義,不論在廣東道還是沙田廣場都很應景:「巴士銀我係巴士銀,專對付嗰啲富豪劣紳,我仗義不惜去露面拋頭,打擊嗰啲衰公與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