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識食】
「韓流」大熱,韓式食品除高熱量的炸雞和啤酒外,還有不少健康選擇。營養師指出,韓國人崇尚養生之道,不少菜式多菜少肉、低脂及少用調味料,符合均衡飲食原則,特別是去年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泡菜更營養豐富,建議平日難購買新鮮蔬果進食的OL,以泡菜代替,進食一碗(約400g)已等同一日所需纖維量。
記者:伍雅謙
常見的泡菜有大白菜、椰菜、青瓜及白蘿蔔等,將蔬菜加入鹽、韓式辣醬、蝦醬或魚醬調味後,再放在陰涼地方發酵數星期甚至數月。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指出,泡菜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益生菌,增加蔬菜內的維他命A、K及B12,故泡菜屬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不少人誤會泡菜有纖體作用,其實泡菜所含纖維及益生菌只能減少便秘及宿便,沒有特別的纖體成份。
不要放太多醬料
泡菜方便進食,他建議辦公室工作人士可以泡菜作為蔬菜替代品,每日進食一碗泡菜,每餐半碗,便能攝取人體一日所需纖維量。外出用膳時,則選擇兩至三種不同顏色的泡菜或前菜,如椰菜、青瓜及海帶等,以吸收不同養份,但避免選擇薯仔及番薯,以免吸收過多澱粉質。但泡菜始終屬醃製食品,過程加入不少鹽份,腎臟及高血壓人士不宜大量進食,偏辣味道也會刺激腸胃,患有胃酸倒流者也應減少進食。
至於近期大熱的韓國部隊鍋及炸雞,他表示,部隊鍋所用食材全屬高脂加工肉類如香腸、餐肉及罐頭火腿等,含大量飽和脂肪、膽固醇及鹽份,加上同樣高脂、高鹽的湯底,不建議多吃。炸雞則除蛋白質外,還有來自粉漿的澱粉質,煎炸時粉漿會增加油份吸收,不適合三高人士及孕婦進食。
常見的石頭鍋拌飯則屬營養均衡食品,一鍋飯有齊五穀類、少量肉類及不同蔬菜,但他建議不要放入太多醬料,以免攝取太多鹽份。港人嗜吃的辣炒年糕以糯米製成,半碗份量已等同一碗白飯的熱量,也不建議多吃。任食韓式燒烤注意避免選擇豬肉,因韓國人多使用五花腩入饌,烤肉時也勿加入太多油及調味料。若想清腸胃,他建議飲海帶湯,海帶含水溶纖維,可降低膽固醇及有消脂效果,能減低胃脹及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