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運輸署計劃今年在元朗及沙田兩區,推出區域性路線重組,利用大欖隧道轉車站,及增加行走青沙公路巴士線,令兩區巴士行車時間縮短5至15分鐘;若計劃落實,行走青沙公路來往沙田及中、西九龍巴士線將增至8條。至於天水圍4條接駁葵青區鐵路站的「M線」,則因在天水圍的行車路線重叠,將「4變3」取消264M線。運輸署預料諮詢期需時半年,年底將啟動九龍區整體巴士線重組。
沙田線研多用青沙公路
運輸署昨向元朗區議會提交路線重組建議,涉及20條路線。該署建議大幅修改天水圍4條接駁葵青區鐵路站的M線,將69M、265M及269M重組。運輸署發言人指,M線會行經大欖隧道,乘客可於隧道轉車站,以「補差價」形式轉車前往各區。
沙田路線重組則於兩周內提交沙田區議會,該署初步計劃兩大重組方向,包括增加行走青沙公路出市區巴士線,全日線數目會由1條增至7條,並在青沙公路設轉車站;同時計劃將5條行走馬鞍山的路線拉直,離開馬鞍山後直達大老山隧道,但仍有11條由馬鞍山出發路線服務沙田其他地區。
運輸署指,初步計劃從馬鞍山、小瀝源、沙田圍、大圍及沙田市中心5個小區,各調1至2條路線改行青沙公路,不行獅隧,令行走獅隧路線由20條減至14條。乘客日後從沙田來往中、西九龍可節省10至15分鐘。青沙公路轉車站設基本設施,但與屯門公路轉車站不同,不設公廁及巴士到站時間預測系統。
元朗區議員郭強指,區域路線重組對天水圍居民構成不便,對大幅修改4條M線有保留,憂慮路線減少令班次變疏,候車時間延長。
沙田區議員鄭則文說,運輸署近期曾向區議會摸底,議會支持改善巴士資源運用,但對個別路線重組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