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代表溫和泛民的民主黨在海怡西補選所得選票,較代表激進民主派的人民力量少,有政界中人與學者認為,選舉結果預示今次政改談判更艱巨,認為連傳統中產區的泛民支持者中,投票給在政改上不作妥協的人民力量的人數,較認同要談判的民主黨更多,會令溫和泛民日後企硬;換言之,政改談判達共識的機會更趨渺茫。
「支持者已經唔耐煩」
雖然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的個人知名度不可忽視,亦相信是她得票較預期更多的原因,但有泛民陣營中人指出,「袁彌明始終掛住個人力招牌去選,係代表激進力量,但最終咁高票,反映泛民支持者已經唔耐煩,支持激烈抗爭」。
另有泛民中人分析,梁振英接任特首後,接連有令市民反感的舉動與政策,如硬推國教及不發牌給港視等,某程度上將溫和泛民主派也推向激進,「大家都期望要企得更硬對抗梁振英」。
適逢政改談判在即,支持談判的溫和派在選舉中大敗,有學者相信預示政改談判更艱難。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預料,選舉結果會令民主黨在未來的政改談判,就是否支持中間落墨方案添更多不穩因素;事實上袁彌明當選後也直言,參選時主打公民提名,今次可算公民提名打勝仗。
有泛民中人稱,選舉結果對公民黨也有壓力,因激進勢力在中產區抬頭,或令支持到上海傾政改的公民黨轉為抗拒談判。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