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r物語:成功的第六個元素 - 張士佳

Trader物語:
成功的第六個元素 - 張士佳

呢一年但凡同錢銀有關的,人人都講AB餐,其實純講資產,究竟AB餐相距多少呢?以年賺三成計,仲要做到年年賺,答案係26年。26年……身邊人已經變成了奶油豬。
每個人背景都不同,人人心目中的A餐數字都唔同,總之錢銀來講,升一百幾十倍就係發達啦,要發達,我覺得槓桿最大的是自行創業,但世上又有幾多個Elon Musk,香港創業客觀環境已大不如前,要放下手上工作,毅然一博,家中有老有少,好少人可以做得到,剩下只有投資一途,樓市落「Ante」動輒一千幾百萬,加上辣招一大堆,炒無可炒,海外物業投資真可能機會較大,但說到最就手的最後出路,仍是股市。
近年內地轉型,股市唔生性,連帶港股都乏善足陳,睇大市成交得500幾億,就知道大部份投資者已放棄了這個夢。「大佬!我唔係想放棄,一心想玩股票,卻被股票玩,現時成手都係,中國人壽(2628)、建行(939)都唔知幾時到家鄉,神仙股一炒就跌,跌完就斬,幾拾萬幾百萬化為張張statement,還是回去工作,總之發達無我份喇。」香港曾經係夢想家的樂園,但現在可能較適合曬鹹魚了。

如何尋找大戶手影

股市吊鹽水,你我都受害,唔知你係唔係睇睇報紙,聽聽貼士,就當做了功課,聽貼士首先要回去秤秤自己有幾多人脈先,用基本分析嗎?唔係睇PE比較、PB折讓,當國壽、中移動(941)豆腐渣價錢,燒鵝髀味道之後仍跌完再跌,令不少基本分析高手都搖頭嘆息,歐洲股神征戰多年,戰無不勝,也險在這幾年中資股中沒頂,你可以有幾多剩。
技術分析亦碰到滿臉子灰,不說別人,以我為例,以前睇圖,就已經夠有錢有閒;技術分析有句名言︰「Trend is your friend」,但QE之後,當趨勢形成不久便無疾而終,從未見過牛市熊市升跌三兩成就收工,這幾年讓我一次看過夠。技術分析趨勢來去匆匆,刀鈍了,怎麼辦?
怨天尤人,未必有用。倒不如針對問題重新起步,歷練、定神、回顧、放下、思考、煉劍、模擬、再思考、驗證、亮劍再起步是浴火重生的不二法門。技術分析弊在肯定趨勢於夕陽階段,若能識於微時,效果當然好多了,但談何容易,以往我着重研究勢變,現在無勢可趨,只有從根本着手,技術分析歸根究柢是想找出聰明錢的盤路,為達到這目標,我加入了質變,所謂質變除當然的基本前景因素外,是該股本身及與整個市場互動的變化,是圖表上看不到的,那麼多年來,圖表的一切都是從Open, High, Low, Close跟Volume五個元素繁衍出來,我要找出第六個元素。
很抽象吧,我試試打個比方,利豐(494)上周五上升了21%,大家都知道是優於預期的業績帶動,全日成交了2億多股(圖中B),但裏面有散戶在買,有淡友在補倉,也有大戶在落飛,所以說價升量又升,是沒多少用處,能升20多巴仙,量肯定比平常多,圖中A及B都是剛開始爆volume,但已是後知後覺,要真正的分析,要把大戶買的,甚至借用algo(算法交易) 買的這些聰明錢抽出來才重要,以往我到此就行人止步,能在2億多股裏面分出來嗎?一般都不可以,但過去這段日子我找來了一批科技人,用一些機械人程式,將我的想法做出來,市場上的注碼及互動像抽絲剝繭的顯現出來,提早找到大戶身影。我現在可以告訴你494在3月21日有16次重大落飛,不只是當時成交特大,還要比較其他大部份的股票都大,這個16就是我的第六元素,讀者可能會問這個數據可以點用,試想想那麼多年來光開市價(O)、最高價(H)、最低價(L)、收市價(C)、成交量(V)已組合了多少指標,現加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第六元素,多少新指標會出來?我當然唔會在此講得太透明,但思路邏輯會漏點畀你聽,往後的日子,我會多講一些範例,就像利豐在大爆之前已有人獨具慧眼,早着先鞭了(圖中C及D部份),落飛是否比成交好用多了。又像利豐業績優於預期,16次落飛是理所當然,但匯盈控股(821)較少人留意,當天居然也有十個時段的大落飛,其實更為搶眼。

有毅力 甚麼也可能

記得馬雲既一句話:「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一般人對機會都是這個順序,所以我們很多都是一般人,為怕將來真係來不及,我行出了一步,其實第六元素唔止出現於圖表,你的強項除炒股外,亦可以是其他範疇,既然科技盲都可以用科技炒股,沒甚麼不可能,只要有毅力,永不言敗,大家也一定可以在自己的世界找到你的第六元素。
希望有一天你很自豪對另一半說︰「經過那麼多年,我哋終於算係A餐級數,雖然你已變成奶油豬,但永遠係我心目中的BB豬!」

註:筆者並未持有以上股票

張士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