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縮 世界高危(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美國退縮 世界高危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在莫斯科,當強人普京宣佈克里米亞自古以來都屬於俄羅斯時,全場掌聲雷動,俄羅斯政界左、中、右都為他喝采,甚至跟西方最友好的前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也不例外。而當普京帶領所有見證克里米亞「回歸」的人高唱俄國國歌時,他是何等意氣風發,頭臉像發光那樣氣勢逼人。
在華盛頓,美國總統奧巴馬兩鬢蒼蒼,不徐不疾不帶一絲情感的說,俄國將要為錯誤的決定付出長遠及沉重代價時,記者們木然沒反應,報上網上響起的則是一片批評之聲。曾跟他在零八年對決的參議員麥凱恩,直指奧巴馬葬送了克里米亞;前國務卿賴斯,則認為奧巴馬正鼓勵有野心的國家及恐怖組織採取行動,測試美國的決心及底線,可能令世界更不穩定。
兩個首都,兩位總統,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今次烏克蘭事變誰勝誰負實在清楚不過。接下來的問題是,世局會朝怎麼樣的方向發展。
短期來說,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後,暫時不會有進一步行動,例如吞併烏克蘭東部有俄羅斯人居住的地區。
對普京來說,今次行動已取得滿意的成果。首先是糾正了當年蘇聯的「錯誤」,讓俄人佔大多數的克里米亞順利回歸。其次是向烏克蘭政府及反對派表明,俄羅斯才是這個地區的老大,歐盟跟美國靠不住也做不了甚麼。假若未來烏克蘭政府想做甚麼違背俄羅斯利益的事,他們最好三思,因為俄國可以重施故技,製造事端進一步蠶食烏克蘭領土。
換言之,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次的成果既有實際又有姿勢,既有短期收穫又有長期效果,實在不必再節外生枝,弄出新的危機來。
至於全球形勢方面,前國務卿賴斯提出的憂慮委實值得重視,因為美國越退縮,區域強國以至愛冒險的政權,肯定會進一步以行動測試美國的底線,令世界更容易起衝突。
自從奧巴馬上台以來,他的外交政策可以用兩個字涵蓋:「甩身」。在伊拉克如是,在阿富汗如是,在阿拉伯世界也如是。
作為小布殊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四處干涉的反面,奧巴馬上任初期盡量休養生息不能說不合理。問題是,「甩身」不能成為指導性思想,更不能成為長期政策,因為只顧「甩身」的美國會在世界各地留下權力真空,無人填補,也沒有人有力填補。結果,冒險家、專權者很容易乘虛而入。
事實上,當其他國家看到美國在利比亞、敍利亞及阿拉伯動亂中靠邊站,只肯出口不願出手時,大家開始對美國「另眼相看」,覺得她逐漸變成「紙老虎」,不敢輕舉妄動,令美國的威懾力自然大打折扣。伊拉克境內的派系戰爭復熾,阿富汗塔利班肆無忌憚發動攻擊,正是看準了這個新形勢。
俄羅斯強人普京今次悍然強佔克里米亞,不怕美國有甚麼激烈反應,顯然也受到美國志切「甩身」所啟發。
往下來,最令人擔心的是東亞、南海形勢。區內的多數國家都指望美國留守亞洲,制衡日漸壯大的中國。現在美國變得退縮,她的承諾能否當真已成疑問,中國會否因此而冒點險試探美國的底線,更是誰也不敢抹煞的。一旦中國真的在東海或南海冒險,強佔有爭議島嶼,形勢便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想避免軍事衝突也不可能。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