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尤德爵士基金今年由尤德夫人頒發多個獎項,今年唯一的「殘疾學生海外獎學金」得主是患大腦麻痹的中六生潘曉晴,手腳難以正常活動,需坐輪椅出入。她曾被好友的死亡困擾,憂慮中學畢業後出路;一齣美國音樂劇,卻讓她找到迷思的出口,下學年赴美國紐約大學主修比較文學,用劇作鼓勵更多人。
記者:彭美芳
下月才考文憑試,曉晴已獲美國紐約大學比較文學課程取錄。患有大腦麻痹,大小肌肉控制差,令曉晴的生活受限制,例如由特殊小學升讀中一,本身已較其他同級同學大一年,同學初時不理解她的病,以為接觸曉晴會令自己斷手,或者觸碰曉晴會傷害她,與她保持距離。中一的旅行日,她被要求和父母隨行,坐的士抵達會場,群體生活被抽離。初中學期尾,常考獲首三名的她,因禮堂無殘疾人士通道,和頒獎台無緣。
到高中才敢表達想法
曉晴怕自己太多意見,令學校覺得她「唔知足」,到高中才敢把心裏想法告訴老師,既然同學由老師保障在校安全,為何她的安全由父母負責?該校舍因30年樓齡,無法改動部份設施遷就輪椅人士,她是該校首名輪椅學生,現時中五級也有一位同學需以輪椅代步,平日乘搭升降機到不同課室。
天資聰穎的曉晴在小學曾入讀特殊學校,曾懷疑自己中學畢業後有何出路?兩三年前,一名病友離世,對她打擊大,連續四天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驚恐症狀,需停課及接受治療,後來由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解開她對朋友死亡的困惑。
她今次獲獎學金26.2萬元,到美國紐約大學修讀比較文學,待日後成為音樂劇作家,她想代好友「去世界走一趟」。
失明尖子芷君亦得獎
另外,上學年的文憑試失明尖子曾芷君靠唇讀,考獲取得3科5**、2科5*、1科4級的佳績,昨獲得「殘疾學生獎學金」,但她不願接受訪問。而身患肌肉萎縮症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二年級生黃君恒,曾獲香港傑出少年獎,昨日得到相同的獎學金,期望下學年升讀大學的資訊科技學系。
第27屆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頒獎典禮,昨為約900名學生及七名在職人士頒獎,尤德爵士夫人每年負責頒獎,她指27年來已有約69萬名學生獲嘉許,涉2.3億元,並緬懷去年離世的基金信託委員會首任主席利國偉及理事會榮譽顧問容永道。